新闻动态

前三季度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增46% 西安逆袭成渝登榜首

发布时间:2020-10-29    265 次浏览

 

中欧班列迎来大发展时期。


截至2020年9月底,中欧班列已经累计开行超过3万列,而2020年1-9月,中欧班列则开行了8756列,同比增长46%,共运送货物79.5万标箱,同比增长51%,成为自2011年开行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


持续跟踪国内中欧班列的发展发现,截至2020年3季度末,国内各个城市的中欧班列发展格局出现一定变化,但总体情况看,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欧班列在探索“国际陆路货物运输的新规则”上取得一定成效,过去“适海”“适空”的产业,开始更多地转移为“适铁”产业,这不仅有利于推动西部内陆城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且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的背景下,中欧班列也开始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1603905916306361.jpg


广州实现多个“突破”


总体而言,中欧班列在2020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如下方面。


第一是面对上半年航空、海运货物的大规模的铁路转运需求,各个中欧班列公司都提供有效的运输解决方案,积极争取“海转铁”和“空转铁”货物,通过中欧班列实现出口;


第二是与地方产业特色结合,开拓了增量市场。以重庆市为例,当地优势的产业——笔记本电脑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药品及医疗器械制造业等产业,在疫情期间获得的大量新增欧洲订单,重庆的渝新欧新增大量的定制化班列服务;


第三是各地方海关也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优化了通关时效,推动了中欧班列的运量增长。以重庆为例,重庆海关结合中欧班列(渝新欧)的货源特点和重庆的外贸实际,出台了支持中欧班列(渝新欧)发展的十八条措施,在深化国际合作、加强通关力度、发挥枢纽作用、提升班列运能等四个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第四是中欧班列在经过9年的发展后,服务模式趋于成熟,运输时效进一步提高,且运输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凸显,都使得外贸企业、货代企业将更多的运输任务转移至中欧班列上。


从城市角度看,开行量排前三名的城市是:西安、成都和重庆,分别为2176列、1632列、1500列(估算)。上述三座城市的开行量累计占比全国开行量的61%。


其他城市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义乌开行的中欧班列数量快速增长。截至9月2日,便已开行529列,同比增长186.5%,超过了2019年528列的总量。


广州尽管是以海运为主导的城市,但前三季度依然在中欧班列上实现突破。如开行了首个进口回程班列、首开国际邮包及跨境电商班列、首次开展出口二手车班列业务、首列钾肥保税进口专列,首次以“铁-公-水”跨境联运方式等。


在中部城市方面,长沙和合肥也有亮点表现,其共同特点是本土制造业开始更加重视利用中欧班列运送货物。


今年前三季度,长沙共开行中欧班列411列,提前3个月达到2019年全年发运列数、标箱数,实现跨越式发展。且湖南本地货源的货值占比运输总货值的比重达到58.8%,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表明了长沙正在逐步实现中欧班列与地方优势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9月底,合肥的中欧班列超过400列,提前超过2019年全年发运量,同时,在开辟了法国杜尔日、俄罗斯秋娜亚尔、乌克兰基辅等新站点外,在9月发运的60列班列中,有23列为100%安徽本地货,其中包括江淮汽车、奇瑞汽车、美的、美菱等本土生产制造业企业。


综合而言,中欧班列发展较好的城市,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该城市的外向型企业聚集度高,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协作。突出城市为重庆、成都和义乌。其中重庆和成都为笔电产业,而义乌则为小商品产业,中欧班列的开行,为这些城市提供了除海运和空运之外的另一条货物运输通道。


第二是该城市的区位优势突出,为国内铁路运输主干线的交汇处。代表城市包括西安和乌鲁木齐,可方便全国的货物在此集结。


西安如何“逆袭”成功?


西安的中欧班列开行量在近三年快速增长,并以“逆袭”的方式超过成渝,在2020年第三季度成为国内开行量最高的城市。


西安首开中欧班列的时间是2013年11月,截至2014年末,累计开行了46列。2015年,西安的中欧班列开始高速增长。2015年开行95列,超过前两年开行量总和;2016年开行151列,同比增长59%,而当年另一个突破是,西安出现了3列回程班列,从而结束了延续接近3年的班列单向开行历史;2017年,尽管西安开行的中欧班列数量进一步增长到194列,但于当年重庆的700列和成都的777列相比,西安仍扮演追赶者的角色,综合统计显示,2017年西安的开行总量仅排名全国第17位。


2018年则是西安在中欧班列运营方面实现突破的一年,当年的开行量猛增近6.37倍至1235列,2019年则进一步突破2000列至2133列。


事实上,到2019年,西安在班列的开行数量上,已经完成了“追赶者”“跟跑者”“并跑者”三个角色的转换,与成渝共同形成了国内中欧班列市场的“三足鼎立”关系。


而到了2020年3季度末,西安最终完成超越,其开行量不仅超过了2019年全年总量,达到2176列,而若加上中亚班列,整个西安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数量已经接近3000列,超越了重庆或成都的开行量。


以“后来者”身份加入的西安,在开行7年后逆袭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大的城市,对于其他希望发展中欧班列的城市而言,有什么借鉴意义?


西安有如下方面值得借鉴。第一是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开行前期对于运营方面的财政补贴,争取到了大量的外地货源,使得西安能够不断朝市场化运营方向发展;第二是广泛地与周边城市合作,目前,西安构建了“+西欧”集结体系,相继开行了襄西欧、徐西欧、蚌西欧等9条集结班列,形成了国内大循环网络,推动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织线成网;第三是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挖掘对方国家的运输潜力,吸引更多的回程货源选择西安。


展望未来,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仍需要突破如下方面的瓶颈:第一是如何争取到更多的海运货源,以进一步充实班列的运载量;第二是通道拥堵问题仍屡有发生,这需要国家层面加强与沿线国家合作;第三是中欧班列的市场化运营水平仍待提升,在政府补贴减少的背景下,中欧班列需要探索如何保持其在国际货运市场上的竞争力优势。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