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巨轮”来了!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今起双双复牌

发布时间:2024-09-19    174 次浏览

 

 9月18日,中国船舶晚间公告,公司与中国重工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因此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中国船舶、中国重工股票自9月3日开市起开始停牌,经申请,中国船舶、中国重工股票将于9月19日开市起复牌。
 
据公告,此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此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控人变更。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同日,中国重工公告,此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中国船舶成为存续公司,实际控制人不变。股票并将于9月19日复牌。
 
公告称,中国船舶的换股价格按照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为37.84元/股。中国重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为5.05元/股,并由此确定换股比例。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5,即每1股中国重工股票可以换得0.1335股中国船舶股票。
 
据半年报披露,今年上半年, 中国船舶总资产、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743.42亿元、360.17亿元、14.12亿元。中国重工总资产、营收、净利润分别为2019.74亿元、221.02亿元、5.32亿元。
 
按照上述数据静态测算,此次合并后,新公司的总资产规模达到3763.16亿元,在全国造船上市公司中居于首位。而在市场占有量方面,重组完成后的新公司,将成为新接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数均为全球第一的造船上市公司。
 
公告表示,本次交易对存续公司主营业务的影响为:
 
1、减少同业竞争,维护股东权益
 
本次交易前,中国船舶聚焦船舶海工装备和海洋科技应用领域,主要业务包括造船业务(军、民)、修船业务、海洋工程及机电设备等,主要产品为军用舰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液化气船、大型邮轮、军辅船、特种舰船、海工辅助船及其他机电设备等。中国重工主要从事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等,产品主要包括航空母舰、水面舰艇、常规动力潜艇、军辅船、公务执法装备等军品和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气体船、海工船、科考船等民品。二者业务领域重合度较高,构成同业竞争。
 
本次交易实施后,中国船舶将承继及承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将大幅减少同业竞争,切实维护中小股东权益,进一步巩固与突出其船海主业。存续公司将整合双方资源,优化船舶制造板块产业布局,发挥协同效应,有效提升存续公司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全面推动船舶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发展,打造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船舶制造企业。
 
2、推动业务整合,实现优势互补
 
目前我国船舶工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造船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船舶订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行业经济运行效益明显改善。本次交易将有效推动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船海业务的专业化、体系化、协调化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下属骨干船厂已在多年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与产品,本次重组将统筹优化骨干船厂产业发展布局,深化核心技术资源整合,充分释放各大船厂在各自优势船型领域的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中国船舶制造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推动“中国船舶”标准走向世界。
 
3、聚焦价值创造,提高经营效益
 
随着绿色低碳转型速度加快,航运业需求旺盛,全球优质造船产能供给趋紧,对新造船市场形成有力支撑。本次交易完成后,存续公司将强化精益管理、聚焦价值创造、提升管理效率,通过对经营、生产、采购、技术、资金等整合,持续优化造船能力和主建船型布局,全面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存续公司的市场优势将进一步提升,规模优势进一步发挥,产能优势进一步释放,从而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培育船舶新质生产力,提高长期经营质量与效益。
 
4、发挥协同效应,提升品牌溢价
 
本次交易将强化存续公司集中经营能力,增强下属各船厂的高端船型制造能力,促进存续公司船海产品向高端化转型,打造“中国船舶”的品牌名片。本次整合将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推动存续公司针对不同船厂特点进行差异化品牌统筹管理,倾斜资源推动下属各大船厂建立主建船型的竞争优势和壁垒,进而提高中国造船业在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提升中国船舶在全球造船行业的品牌溢价。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