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至9月:119起海盗抢劫事件,同比增长68%
发布时间:2025-10-15 30 次浏览
根据亚洲反海盗及武装抢劫船只区域合作协定组织信息共享中心(ReCAAP ISC)数据,2025年1月至9月期间共报告119起海盗事件及海上持械抢劫事件,较2024年同期71起显著增长(事件数量增幅达68%)。在这119起事件中,海盗行为仅占2起,其余117起均为海上抢劫。
值得关注的是,多数海上抢劫事件仅涉及小额盗窃,作案人员通常未持武器,船员亦无受伤报告。随着印尼当局于2025年7月逮捕涉案人员,第三季度(2025年7月至9月)相关事件数量呈现急剧下降趋势。
核心数据摘要
2025年1月至9月亚洲海域海盗及武装劫船事件(通称海上抢劫)总体形势显示,事件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长68%。具体而言,本期录得119起海盗与武装劫船事件,较2024年同期的71起显著上升。其中海盗行为仅2起,海上抢劫达117起。在上述事件中,114起为既遂案件,5起为未遂案件。
值得关注的是,约53%(60起)的海上抢劫事件属于CAT 4轻微案件——即作案人员未携带武器、船员无人身伤害的小额盗窃事件,此类事件占2025年1月至9月总案件量的主导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印尼当局于2025年7月逮捕涉案人员,2025年第三季度案件数量出现急剧下降。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海上安全形势有所改善。
然而,2025年1月至9月期间,印度、马六甲海峡及新加坡海域、南海以及越南地区的案件数量较2024年同期有所增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马六甲海峡及新加坡海域在2025年1月至7月期间持续发生安全事件。随着2025年7月至少两个犯罪团伙被逮捕,该区域案件数量自2025年8月起已显著下降。
2025年与2024年1-9月同期数据对比显示,整体而言,2025年前三季度上报事件数量较2024年同期呈上升趋势,尤其体现在印度(3起对比2起)、南海(2起对比1起)、马六甲海峡及新加坡海域(97起对比35起)以及越南(2起对比1起)。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孟加拉国的上报事件从11起降至4起,印度尼西亚(不含马六甲海峡及新加坡海域)从18起降至8起,两地均呈现下降态势;马来西亚(不含马六甲海峡及新加坡海域)事件数量保持稳定,两年均录得1起;菲律宾则从2024年的2起降至2025年零报案。
重点关注区域态势
马六甲海峡及新加坡海域(SOMS)2025年第三季度(7-9月)形势较第一季度(1-3月)与第二季度(4-6月)呈现显著改善。具体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上报事件36起,第二季度44起,第三季度降至17起。
尽管第三季度形势好转,但2025年1-9月该区域累计发生97起事件,较2024年同期的35起仍呈现大幅增长。马六甲海峡及新加坡海域仍是2025年需要持续重点关注的海上安全风险区域。
事件重要程度
亚洲反海盗及武装劫船区域合作协定信息共享中心(ReCAAP ISC)将既发事件按严重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从定性角度界定事件性质:
CAT 1(重大事件):作案人员持枪支/刀具等武器;船员面临受伤、暴力侵害、被挟持或死亡风险;船舶可能遭劫持或货物被窃取。
CAT 2(中度事件):作案人员持刀具/砍刀等武器;船员遭受威胁或伤害,可能被扣为人质。
CAT 3(轻微事件):作案人员持刀具/棍棒;船员遭受胁迫但未受伤害,可能发生小额财物损失。
CAT 4(最轻微事件):作案人员未持武器;船员无伤亡记录,仅发生极少量盗窃或无财物损失。
根据ReCAAP ISC数据,2025年1-9月上报的114起既发事件中,CAT 2事件10起,CAT 3为44起,CAT 4为60起,本期未发生CAT 1事件。与2024年同期相比,2025年前三季度事件严重程度总体较低——本期既发事件中9%属CAT 2,91%为CAT 3、4事件。
相较之下,2024年同期CAT 1、2事件占比达20%,CAT 3、4事件占80%。值得关注的是,自2017年以来亚洲海域事件多数为低危级别,其中CAT 3、4事件累计占比88%,CAT 1、2事件仅占12%。而回溯2007-2016年数据,CAT 3、4事件占比仅为68%,CAT 1、2事件高达32%。
船舶状态分析
在2025年1月至9月上报的119起事件中,19起(占比16%)发生在船舶锚泊/靠泊期间,100起(占比84%)发生在船舶航行途中。
本文标题:1月至9月:119起海盗抢劫事件,同比增长68%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haidaoqiangjie-7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