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未能就净零框架达成一致,将谈判推迟到2026年
发布时间:2025-10-20 117 次浏览
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谈判破裂,未能就净零框架达成协议,使航运业在如何监管其脱碳方面面临新的一年的不确定性。
在伦敦举行的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特别会议上,代表们投票决定将讨论推迟12个月,因为他们未能就MARPOL附则VI的修正案草案达成共识或进行投票,其中包括框架的关键要素。
这一决定将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框架的采用最早推迟到2026年底,使实现该组织在2023年商定的温室气体(GHG)减排战略的时间表复杂化。
该框架——于2025年4月在MEPC 83上获得原则上批准——制定了全球燃料标准和排放定价机制,这两者将共同构成国际航运业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支柱。
虽然主要谈判已经暂停,但将于10月20日至24日举行会议的船舶温室气体减排闭会期间工作组将继续制定实施指南。
业内人士对这一推迟表达了普遍的失望,并警告称,长达一年的延期可能会减缓投资,破坏航运业实现脱碳目标的势头。
全球海事论坛(Global Maritime Forum)称此次暂停是一次严重挫折。
“今天的休会令人失望,但不是旅程的结束,”论坛脱碳主任杰西·法内斯托克(Jesse Fahnestock)说。
他补充说:“推迟一整年使该行业的脱碳目标的实现更具挑战性。”他敦促4月份支持该框架的成员国“再次确认他们对多边主义的承诺,并继续制定指导方针和采用监管框架的紧急工作,以实现国际海事组织一致同意的温室气体战略。”
国际航运协会(ICS)也对会议未能取得进展表示失望。
国际航运协会秘书长托马斯•卡扎科斯(Thomas Kazakos)表示:“我们对成员国未能就前进方向达成一致感到失望。”他补充称:“行业需要明确,才能进行必要的投资,以实现符合国际海事组织目标的去碳化。”
丹麦航运(Danish Shipping)首席执行官安妮•斯蒂芬森(Anne Steffensen)表示,这个结果“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最终达成一项对国际航运至关重要的气候协议。我们丹麦方面为此已经不懈努力了很长时间,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失望。”
本文标题:IMO未能就净零框架达成一致,将谈判推迟到2026年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imo-79229.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国泰货运:率先推出实时清关更新服务
- 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达9.8% —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运行月报(2025.8)
- 中国邮政开通“石家庄—大阪”国际货邮航线
- 航运业:航运联盟承运人和MSC继续控制着82%以上的市场
- 顺丰集团与蔡司共同打造的“战略合作基地”开业投运
- 新疆南航分公司地保部加强逾重行李收费管理
- 长兴港务入选浙江首家零碳码头试点单位
- 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交流会在海口召开 推动海事仲裁规则与国际接轨
- 联邦法官阻止美国西北航空公司机组人员罢工
- 香港机场一货机失控坠海,机场北跑道关闭
- Marguisa将干集装箱船队数字化,以提高供应链的可视性
- 京东物流联手国泰航空推出跨境行李直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