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智驾接龙,跑出快递物流“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5-08-18 23 次浏览
清晨,圆通郑州集运中心,46岁的司机李师傅正在对车辆做发车前的最后检查。这是圆通“智驾接龙”模式中投入运营的第100台智能重卡,今天它将执行“郑州-东莞”的1514公里干线运输任务。
46岁的司机李师傅是首批参与“智驾接龙”模式的驾驶员之一。他回忆,以前这条线路需两人轮换驾驶,连续奔波 21 小时才能抵达目的地,到家时早已疲惫不堪。如今,他只需单人驾驶约 10 小时,到湖南永安服务区将车辆交接给下一位司机,就能直接返家休息。“全程有智能辅助驾驶,一点都不费劲,跑完还能多休息一天。”
变化背后,是圆通对智能化干线运输的持续探索和投入。
圆通运力管理部总监阮绍城介绍,自去年“双十一”前夕引入首批310辆智能重卡以来,圆通不断扩大车队规模,目前已达 700 辆以上,覆盖全国主要干线运输网络。去年这些车辆主要服务于600至900公里的中短途线路。今年新增车辆运营半径延伸至1000至1500公里,并创新推出“智驾接龙”模式——依托智能重卡的安全与稳定优势,圆通将部分干线运输的组织方式由传统连续双人驾驶,调整为科学划分区段、司机轮替接力的方式,提升了运输效率和人车调配灵活性。
以李师傅常跑的“郑州—东莞”线路为例,传统模式下需要4台车、8名司机全程双驾,单程1514公里左右、耗时超过22小时,车辆与司机全程绑定,劳动强度极高。而在“智驾接龙”模式下,这条线路被科学拆分为“郑州—湖南永安服务区”和“永安—东莞”两段,每段里程约740–850公里,单人驾驶8–9小时即可完成任务。在永安服务区完成车辆交接后,司机可原地休息24小时左右,进入“做二休一”的良性循环节奏。
这一模式不仅将人力需求从8人压缩 6人,整体运营成本降低约24%,同时大幅缓解司机疲劳强度。每位司机6天完成一次运输循环,月均行驶里程可达1.5万公里,在提升运能的同时,也保障了休息质量与安全底线。
目前,圆通已成为快递物流行业内规模最大、覆盖区域最广的“智驾接龙”应用企业。截至目前,该模式覆盖26条干线,设立19个接驳驿站,累计行驶数百万公里,服务范围遍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核心经济区。在最早投运的线路中,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使用里程占比接近 90%,不仅节约运输成本,也显著提升了长途运输的安全系数。
对司机而言,这一模式的改变尤为直接。驾驶时间缩短、强度降低、休息时间增加,还能更频繁地回家陪伴家人。“以前回家就是补觉,现在还能抽空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李师傅说,每月多出来的 4 天假期,让他第一次完整地陪女儿过了生日,这也是他眼中“智驾接龙”最温暖的收获。
智能重卡提供硬件支撑,“智驾接龙”将其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实现了降本增效和司机体验双赢的目标。这一模式不仅为圆通在激烈的干线运输竞争中赢得优势,也为破解超长运距运输的行业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圆通计划在年内将“智驾接龙”拓展至 50 条干线,持续推动智能装备与组织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加速智慧物流升级,用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为行业树立新标杆。
本文标题:圆通智驾接龙,跑出快递物流“新质生产力”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kuaidi-7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