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跨境物流又暴大雷:冻结5100万美元资产、卷跑2.3亿资金、坑惨3.6万货主……

发布时间:2025-08-25    208 次浏览

 

近日,接连发生几起 跨境物流暴雷事件。

先是全球50强物流雷诺斯在意大利的分公司被当地税务局突袭,5100万美元资产一夜冻结。

后有国内跨境物流企业“跨境好运”爆了大雷,老板卷走2.3亿元跑路,坑惨了3.6万卖家。

还有前几天,深圳某货代公司在美西洛杉矶运营的海外仓被封,导致大量卖家货物无法出库。

跨境物流为何总是暴雷不断,有哪些大雷需要警惕?

01 陷入税务风波的百年大企业

总部位于德国的雷诺斯,是一家百年大企业,也是欧洲最大的物流集团之一,其业务涵盖合同物流、货运物流、港口物流和公共运输四大领域。

为何这么一家百年大物流企业的分公司会出现这么大的雷?原因直指三重罪——虚开发票、规避劳动法、逃税漏税。

原来这家企业通过中间商与廉价劳动力公司签订“虚假服务合同”,再用这些合同做假账、报假税。

而根据业内资深人员介绍,类似这种操作还是国际物流常规的“潜规则”。只不过近几年欧洲反避税抓得越来越严,才真正被抓了典型。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意大利的税务强监管,某种程度上就是欧盟在税务方面整体趋严的缩影。除了上述雷诺斯意大利分公司这个典型案例,事实上不少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都有被意大利方面调查。

比如Kuehne+Nagel德迅、亚马逊DHL、GLS、GXO Logistics、联邦快递以及DB Schenker等多家全球知名物流巨头都曾因为类似原因被意大利税务方面调查。

据悉,德迅意大利子公司曾被冻结1650万欧元,DHL更惨,4700万欧元资产遭到查封。

而一旦被严查监管,影响的不再仅仅是分公司所在国家的生意,还会影响母公司。因为根据欧盟最新反避税立法,涉案的母公司必须要配合本国调查,一旦被列为重点监管名单,后续开展物流业务将非常艰难。

而像这种国际知名的物流企业,本身知名度高、业务能力强、铺设范围广,像国内就有很多企业会优先选择国际大物流企业,一旦他们出点这类事件,可以想像得有多少货物被牵连,躺进仓库被冻结而毫无办法。

尤其是这几年,大数据、智能化技术进步,像欧盟国家之间是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一旦在某一国出现税务违规,很可能会连累到公司在其他国家或者区域的业务开展。

有报道显示,从2021年开始至今,欧盟已经签发了6.5亿欧元冻结令,强制要求涉案企业补登记4.9万员工的合法用工手续。

国内企业在选择国际物流时,不能仅仅看品牌了,大企业同样也存在类似税务违规导致的暴雷问题。

02 卷款2.3亿跑路的国际物流大平台

不过跨境物流选择是真的挺难,除了国际大牌物流企业的税务风险,一些有口碑的物流平台也同样存在暴雷。

比如最近一家名叫“跨境好运”的平台,就被暴了大雷,听说老板卷走了2.3亿元,坑了3.6万货主,跑路了!

据称这家企业的宣传做得天花乱坠,不仅拿过融资,还在2024年被评为“年度最佳跨境物流平台”。

谁能想到前脚刚拿了所谓“行业最佳”,后脚就老板跑路了!

先是老板和高管失联了!然后才是员工收到解除劳动合同通知,说企业经营困难无法维继,补偿也只给1个月。

而更惨的是那些被这些“跨境好运”所谓最佳、融资数亿元等宣传骗到的货主们。

有货主刚把8000元货值纸巾盒发往海外,就收到物流商通知,要求花3倍运费+5000元拦截费赎货,不然就扣货。

还有刚给这家平台支付了100多万运费就遭遇暴雷,被货代逼着赎货,一面是赎金高昂,一面是价值300多万的电子产品,进退两难。

据悉遭受影响的货主有3.6万家,资本进场物流之下,很多人会被眼前的繁华遮眼,因为淡马锡旗下基金砸下数亿投资,谁也没想过这家跨境物流平台会倒的如此之快。所以出现大量货主信任,交付生意。

因为给出极致低价,大量货主又纷纷入坑。比如其为了填补资金漏洞,推出“预付款满50万送欧洲专线”,平台又拿到了无数资金续命,继续这场骗局。

据悉,这家平台还把货主的货物做抵押捞金,这一跑路,货主损失惨重。

但如果货主能够谨慎一点,稍稍查一查这家企业的老底,受害人也不可能如此之多。据报道,这家平台的运营主体“都好运公司”从2022年开始,就有9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欠款超117万,法人三年换了四任。

一家企业频频失信,大家跟他做生意就得打个问号,如果还带着欠款一定要谨慎预付款的生意,如果频繁换法人,很可能你被骗了,还找不到负责人能还款担责,最后血本无归。

03 低价战卷死了一批跨境小物流

当国际大牌、获奖平台都在不断暴雷的情况下,跨境物流小企业的生存更显艰难,暴雷的概率也来得更大。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跨境物流、货代里就出了不少大事件。

比如1月份的时候,美国蜥*海外仓暴雷,不仅宣告破产,还传言其私自售卖仓库内的货物。据称可能涉及上百条柜子的货物。已经有货主确认部分货物被售卖,幸运的是其代理如实告知并且承担责任。

同样是年初时候,广东*欧运通供应链被曝出大量货代上门赎货,公司资金链断裂,疑似存在“换马甲”历史,客户货款两失;

比如,5月1日,一家拥有34年历史的跨境物流行业巨头x洋国际物流集团因为大量长期未收款及目前全球恶劣的经济环境等诱发了资金链断裂,当天正式发布了停业通知。

据悉这家企业旗下拥有21家分公司、运营55艘船舶、拥有着34年历史,也是一夕轰塌。

还有最近,深圳某货代公司在美西洛杉矶运营的海外仓被封,导致部分卖家的货物无法按时出库发货,订单无法正常履约。

有货主怀疑是因为使用“跑水账号”(即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物流单号)被美国联邦邮局发起合规调查,导致货物出库流程中断。

……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之下,跨境物流、货代们的竞争更为激烈,小规模的跨境物流基本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极大部分依赖低价竞争抢夺市场,加上近年整体上下游企业经营都比较难,导致企业的回款速度变慢变长,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被放大。

04 老玩家的生存之道

这种大环境之下,要如何降低暴雷风险?老玩家们总结了一系列生存经验。

第一是分流机制,也就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有一位大货主的经验是40%交给合作5年的传统货代,30%分给几家数字化平台走比价,剩下的给专线服务商。

第二是谨慎合同,保留合同、付款记录、聊天截图等证据以备后续维权,还有的货主在合同里要求写明“货权保留条款”,一旦遭遇物流破产货物必须自动返还。

第三是警惕低价,对于没有太长历史的小物流、小货代,给出“双清包税”“长期账期”等条款,警惕心要加强。

第四是核查资质,经常查看合作的企业工商信息变更和司法风险,小心驶得万年船。

第五是合作官方,比如深圳推出了联合银行推出“资金共管账户”,卖家运费由第三方托管的避险方式;上海有“物流保险池”,平台倒闭由保险公司赔付赎货费的政策等,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关注相关政策,合法降低或转移风险。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