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退单潮”来袭 外贸企业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0-05-11    593 次浏览

 

今年3月下旬以来,中国外贸企业遭遇了来势汹汹的“退单潮”:企业已有订单无法交货或被取消,新订单数量大幅下降,库存积压严重,工厂产能闲置,资金回流困难。


疫情引发的需求萎缩使作为 “世界工厂”的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刚刚得以复工复产的中国外贸企业再一次陷入困境。


从宏观数据来看,全球重点疫区在中国出口贸易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19年,中国对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和英国等重点疫区国家的出口占中国总转变营销方向,创新营销方式以及加强柔性生产等是外贸企业应对退单潮的有效措施。


出口的份额分别为16.7%、5.7%、4.4%、3.2%和2.5%;2020年一季度,中国对上述五国的出口额分别下降23.6%、14.1%、9.3%、18.4%和24.9%。进入4月之后,延迟或取消的订单进一步增加,形势更为严峻。


而作为外贸活动的微观主体,外贸企业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退单潮”影响的不仅仅是外贸统计数据和GDP增长率,更是千万个家庭的生活来源和生存保障,据不完全统计,出口相关行业为中国提供了至少600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眼下,及时应对“退单潮”,帮助外贸企业顺利度过难关,是经济发展中的迫切任务。


微信截图_20200511103106.png


应对“退单潮”关键策略 


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首先,外贸企业需要尽快实现由外销向内外并举的转型。


新冠疫情在国外持续蔓延,不仅影响了眼下的外贸出口,而且也给今后一段时间的外贸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外贸订单的恢复取决于疫情的结束时间,而根据笔者判断,订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很难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水平。


现如今,大多数外贸企业的资金流仅能维持短期内的运营,在这样的条件下,就要求企业必须转变销售方向,在不放弃国际市场的同时开发国内市场,实现由外销向内外并举的转型。


然而,很多外贸企业都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实现转型并不容易,他们习惯了国外进口商的大宗订单,不需要进行产品线规划、新品研发、渠道开发、品牌打造等活动,只需按照对方要求进行生产即可。然而与此不同的是,国内订单具有小批量、多批次、碎片化、零散化的特征,这就需要外贸企业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探测市场、开展新产品研发、积极打造品牌,更多地从事简单生产活动之外的技术密集型活动。


第二,外贸企业需要创新营销方式,特别要重视线上营销渠道。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国内的线下交易也受到严重抑制,传统的商贸城等线下批发交易市场至今仍未完全恢复,外贸企业转战国内市场只能依靠线上渠道。另一方面,以“广交会”为代表的大型展会和订货会曾经是出口企业的重要营销渠道,但在疫情影响下,线下交易会无法正常举行,外贸企业维护和拓展国际市场也需要依赖线上渠道。


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推出了系列举措,旨在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针对全球疫情蔓延的严峻形势,会议决定,第127届“广交会”于6月中下旬在网上举办。这是“广交会”创立以来第一次在网上举行,这也释放出了中国政府引导外贸企业创新营销方式的信号。


外贸企业以往对线上营销的重视程度有限,由此导致资源整合、人员配备不到位,在疫情冲击、退单潮来袭的背景下,外贸企业如果能够调配更多资源服务于线上营销、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就有望打通内外贸堵点、有效地维护国际市场和开拓国内市场。


第三,外贸企业需要加强柔性生产,满足小批量、个性化需求。柔性生产是指为适应市场变幻莫测的需求以及激烈的竞争而产生的市场导向型的按需生产方式,可以增强生产企业的灵活性以及应变能力,缩短产品生产的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等。


事实上,柔性生产的模式早已存在,但外贸企业长期接受大批量海外订单,并未对柔性生产给予足够重视。未来,为满足小批量、零散化、个性化的国内需求,外贸企业需要特别注意提高生产线和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建立弹性生产体系。


第四,外贸企业需要积极创新,抓住具备持续成长空间的领域。退单潮考验着中国外贸企业的抗压能力,而抗压能力的塑成需要企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客户结构和市场布局,并努力抓住具备持续成长空间的关键领域。


对于新兴高科技行业,要抓住政府发展新基建这一重要机遇,借助5G、云计算、物联网等电子信息基础设施提升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对于传统行业,要充分把握国内外市场动向,并借助科技手段使产品能不断满足动态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退单潮”带来的新契机 


尽管“退单潮”给外贸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但笔者认为,其在客观上也成为了各行各业重新洗牌的契机,为外贸企业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提供了新的动力。


如上文所述,中国外贸企业长年只从事生产环节的“简单劳动”,较少从事研发产品、拓展营销渠道、创立品牌等“复杂劳动”,大部分企业仍然处在全球价值链底端。


在“退单潮”的冲击下,外贸企业将其着眼点转向国内市场,就必然要从事“复杂劳动”,尽管面临着高昂的学习成本和转型成本,但国内消费市场的数字化大幅降低了企业自建品牌、打通销售渠道的门槛,线上 形成的“端到端”的路径也剔除了层层转包的中间商,这为终端消费者提供了更低价的商品,也为企业提供了更高 的利润空间 。而在笔者看来,当中国企业具备了布局规划、研发、生产、营销、个性化服务等全方位的能力时,也就真正实现了“中国制造”在全 球价值链上地位的提升。


一般而言,传统的外贸企业主要为代工型企业,从纺织品服装到各类轻工业产品,从机械设备到电子数码产品,大多是中国企业为国际知名企业进行“贴牌生产”。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过硬,符合国际大牌产品的质量要求,但由于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借助国际知名品牌出口到国际市场。


实际上,生产能力的构建也并非“一夕之力、一日之功”,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员工培训和教育体系,乃至各项制度的保障。中国已经构建起强大的生产能力,未来若能在此基础上努力向价值链的两端进军,就能以优质产品为基础,树立自身强大的品牌,以同样的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由于常年从事代工活动,中国外贸企业逐渐丧失了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而创立自主品牌则有利于获得外贸定价权、提高厂商的利润率。


传统的外贸产品是按照较为固定的成本加成率来定价的,国外采购商留给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以应对疫情、抗击“退单潮”为契机,中国外贸企业不断提升研发创新的能力和渠道开拓的能力,那么,疫情抑制外部需求的不利时期,恰恰可以成为培育本土知名品牌的有利时期。笔者相信,倘若持之以恒,假以时日,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品牌”必将助推“中国制造”昂首走向世界市场。


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中国的外贸企业也积累了应对全球性危机的经验,目前,就已经出现了不少外贸企业逆势崛起、成功转型的案例。


总体来看,中国具有完善的产业链和规模庞大的国内市场,此外还有健全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面对疫情的冲击,企业家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产业工人奋发图强、众志成城,再加上我国政府的有力引导,相信必能化危为机,最终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全面胜利。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