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港总体规划(2035年)》通过部省联合审查会议
发布时间:2025-10-21 87 次浏览
10月16日,《长沙港总体规划(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部省联合审查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听取了长沙市交通运输局以及规划编制单位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的相关汇报。经会议评审,审查组一致同意《规划》通过部省联合审查会议,标志着长沙港总规报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近年来,湖南水运保持良好增长态势。长沙港作为全国36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和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服务中部地区崛起、促进湖南省及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目前,长沙港已形成霞凝港和铜官港两大集约化、专业化的港口集群。2024年,长沙港货物吞吐量已超3200万吨,同比增速10%以上。其中,外贸吞吐量超117万吨,同比增长68.96%,集装箱吞吐量超23万标箱。水路货运量(含远洋运输量)同比增长6.81%,水路货运周转量(含远洋)同比增长129.12%,水运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其中,霞凝港区承担着湖南省各类货物及大宗物资的输运任务。这里拥有长沙首条疏港专用铁路,彻底打通水铁联运“最后一公里”,通车运营两年来累计转运各类货物超247万吨,为湖南本土产业提供高效物流支撑。前不久,长沙首条电煤“铁水联运”专列在此开通运营,为国家“北煤南运”战略落地、区域能源保供和物流降本增效注入了全新动力。这里还拥有湘江唯一的专业汽车滚装码头,随着长株潭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该港滚装汽车吞吐量实现了逐年稳步增长。今年9月,港口滚装汽车吞吐量突破20万台大关,为长株潭地区汽车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铜官港区近年来积极推动园区港产融合,引进的一批重点企业与港口货运互动效应明显,临港经济初具雏形。目前,铜官港铁路专用线一期项目正开足马力,建成后将强化铜官港区与腹地产业的联动,推动港区优势互补,极大拓展长株潭地区物流通道。
据了解,启动《规划》修编工作,是长沙港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适应行业发展新趋势、破解当前发展瓶颈、统筹长远空间资源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规划》系统擘画了至2035年的发展蓝图,明确提出将长沙港建设成为带动产业集聚的“新质高地”、实现运输降本提质增效的“战略支点”、推动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下一步,长沙将根据审查会形成的宝贵意见,进一步完善《规划》文本,加快推动《规划》报批进程。并以《规划》为引领,聚焦港口功能提升、集疏运体系完善等关键环节,加快推进一批战略性、支撑性项目建设,引导港口向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转型升级,全力将宏伟“规划图”变为生动“实景图”,全面提升长沙港的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长沙贡献更大力量。
会议强调,长沙港未来发展应紧密围绕保障2035年交通强国目标实现和主动服务推进内河水路体系联通工程两条主线,在落实国家及省级布局框架的基础上,科学谋划高质量发展路径。会议要求,《规划》需准确把握港口功能性质、发展定位及各港区功能布局,注重与区域内其他港口的协同合作,找准自身在长株潭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中的骨干定位,切实提升港口枢纽能级和综合服务效能,努力打造港产园融合的内陆开放新高地。
本文标题:《长沙港总体规划(2035年)》通过部省联合审查会议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changshawuliu-79298.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与中国船级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达9.8% —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运行月报(2025.8)
- “粤车南下”将激活大湾区融合发展新动能
- 普洛斯常熟东南数据中心二期100%签约
- 中国邮政开通“石家庄—大阪”国际货邮航线
- 发布三项成果直击航运服务痛点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金融与保险论坛”举行
- 罢工暂停≠拥堵缓解!船舶积压严重!安特卫普港:仍需数日恢复!
- 顺丰集团与蔡司共同打造的“战略合作基地”开业投运
- 10月13日—19日邮政快递揽收量约39.44亿件
- CMA CGM将恢复俄罗斯航线
- 中国船级社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和虹口区签署协议
- 俄罗斯小麦出口价格攀升,10月预估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