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海港活力澎湃
发布时间:2025-07-30 350 次浏览
季夏时节,蓝天与碧海相接处,一艘远洋货轮从海面驶来,进港停靠在泊位上,高高耸立的岸桥,将集装箱轻松“抓”起,放到一辆辆绿色的“平板车”上;堆场内,高大的轨道吊,将集装箱精准有序地排列到既定位置,不差分毫。
这是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山东港口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繁忙景象。桥吊林立间,智慧科技的气息扑面而来。
绿色的纯电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运输车,在堆场里灵活穿梭,轻松搬运集装箱。人民网记者刘祺摄
“车辆转弯,请注意安全”的提示音中,一辆辆绿色“平板车”来回奔忙,格外引人注目。它没有车头,纯电无人驾驶,自如穿梭在码头与堆场之间,轻松运输沉重的集装箱,丝滑前行,灵活转弯。
“这是我们7月正式投入生产运营的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运输车,能准确执行转向、行车等任务,运动误差小于2厘米,能够稳定支持6条作业线常态化高效运转。”日照港集装箱分公司智慧控制中心副经理刘志鹏言语间透着自豪说,它的优异性能在“实战”中得到充分验证,在“新鸿翔97”轮作业中,船时效率较该艘船的平均作业效率提升13.7%。
智能导引运输车的全面投用,标志着日照港集装箱码头作业从单点自动化作业,迈向系统智能协同作业的新阶段。
在集装箱码头,智能导引运输车、无人驾驶轨道吊和岸桥等机械设备“你来我往”协同作业,码头上工作井然有序,好不“热闹”,但是鲜见人影。
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各种车辆忙着卸船,只见设备不见人。人民网记者 刘祺摄
这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的功劳,相距1公里外的科技大楼上,工作人员只需根据“指令”远程操控,即可“调度”港口内的所有设备。智能管控系统犹如港口的“智慧大脑”,通过5G、北斗等国产化技术的手段,实现港口码头的高效、智能运转。
站在科技大楼上,集装箱码头尽收眼底。记者看到,一辆辆外来集卡车通过智慧闸口时拿到一张卡即可进港,而后“完成任务”,有序离开码头。
“这是一种很棒的服务体验,流程智能化,企业提送箱更高效、便捷、安全,降低了客户成本。”谈到海港的效率,集发远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宫鹏涛连竖大拇指,他表示,公司的集卡师傅普遍反映,在自动化码头跑起来更顺畅,过去收发箱跑一圈最少也要20多分钟,现在几分钟就完成了。
远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能远控,操控码头设备。人民网记者 刘祺摄
从智慧高效的集装箱码头,到一“幕”了然的智能远控中心;从粮食码头的自动化粮食连续卸船机,到运输皮带机的机器人巡检;从智能远控的大宗干散货自动卸船机,再到自动喷淋的货场,一项项见“新”见“质”的创新成果让人目不暇接。从传统变智能,高技术的加持让这里的生产效率持续提升,日照港越来越“聪明”,航线也越来越丰富,逐步吸引了许多国际船运公司落户开通。
“2024年以来,我们开通了东亚、东南亚等8条外贸直达航线做为精品干线,覆盖到日韩、泰越、菲律宾等主要区域。”日照港集装箱分公司市场开发副经理康云鹏表示,同时,开通了6条海铁联运,可以将集装箱送到企业门口,做到零距离、零损耗,快速发运。
以港为媒,外联内畅,“聪明”海港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日照港辐射三分之一国土面积,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逐步成长为多功能、国际化、现代化的中国沿海重要的物流港口。
航拍日照港“前港后厂”景象。日照港供图
从高空俯瞰日照港,泊位星罗棋布,巨轮往来云集,一条条绿色的“长龙”(运输皮带机)从码头延伸到“后港”厂区,从海上运来的货物,通过运输皮带机直达厂区,成为最便捷的物流通道,吸引了多家企业落户。
这里有沿海先进的钢铁制造企业,有用纸龙头生产企业,有粮食储备企业和油脂生产企业……企业与港口遥相呼应,形成“前港后厂”模式。目前,日照临港产业产值占据了日照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利润和利税的85%以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伴随着智能化的迭代升级与科技的自立自强,充满活力的日照港,正以强大的向“新”力加速汇聚,劈波斩浪,阔步前行。
本文标题:“聪明”海港活力澎湃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congminghaigang-75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