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王者德邦2021年年报发布:深耕大件配送 营收313亿元!(附财报下载)
发布时间:2022-04-28 369 次浏览
导读
凤凰涅槃,历经苦痛,不为人知; 但展翅,依旧能够翱翔于天地之间。
4月26日晚间,德邦股份(603056.SH,以下简称“德邦”)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下载德邦2021年财报)
报告期内, 德邦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313.59亿,同比增长14.02%。 其中,快运业务营业收入106.78亿元,同比增长6.28%;快递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全年营业收入197.33亿元,同比增长18.43%,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62.93%。
业务全线增长,毛利率逐季改善 根据财报,德邦2021年全年营收313.59亿元,其中, 快递业务营业收入为 197.33 亿元,同比增长 18.43%;总票数 7.02 亿票,同比增长 24.4%。 快运业务营业收入为 106.78 亿元,同比增长 6.28%。其他业务主要为仓储与供应链业务,营业收入为 9.48 亿元,同比增长 19.42%。
其次,从毛利率表现来看,在2021年下半年,德邦的毛利率得到了逐季修复,第四季度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1.82%,环比提升1.58个百分点,同比提升0.28个百分点。
这得益于德邦强化精细化管理,除人工成本因末端网点重构及加薪影响,折旧摊销受资本化支出加大增加外,运输成本、房租成本及其他成本(包括包材、物料、理赔等)都得到了有效控制,综合影响下毛利率逐季提升,经营面改善。
再者,管理费用在2021年下半年有所下降,通过组织、流程优化有效控制了管理费用的涨幅,管理费用占收入比环比上半年下降了0.36个百分点。
此外,在负债表现上,表现好转。报告期内,德邦整体资产负债率为 60.46%,较初期下降1.67个百分点。韵达带着6亿多投资德邦,德邦本身持有的4.5%的东航物流股权,也在不断升值。整体讲,其资产负债结构合理、稳健,偿债能力较强。
构筑经营壁垒 差异化策略经受住考验
事实上,德邦作为快运的先行者、快递的后来者,真的是行业的特殊存在。
作为快运前辈,德邦以快运业务起家,其打造的 精准卡航 (快时效全覆盖)、 精准汽运 (普通时效高性价比)、 精准空运 (快时效长距离)三类标准化产品是快运领域的标杆。
20多年的深耕,已经拥有了行业领先的 网络布局、市场渠道、服务体验、管理模式 和 运营模式 ,可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多元化服务需求。
而作为快递的后来者,德邦2013年战略转型开展快递业务,2018年正式全面发力大件快递业务。
彼时的快递聚焦于传统小件,那些大件的、重货的、非标的快递,因为送不上门、自动化程度低等原因,传导到电商上游,导致家电、家具、 建材、卫浴、酒类等价值高、体积大、非标准化外形的商品也因快递受阻,线上化缓慢。
德邦找到了机会点,打出差异化竞争策略,聚焦中高端大件配送市场。
德邦成为了“大件快递”的开创者和先行者。
前段时间,关于德邦,行业内外的讨论声音很多。不少观点认为,德邦作为曾经的快运王者,渐渐陷入疲弱,主要是奔波于双线作战,有些精力不济。
但此次德邦财报披露,其业绩增速证明了其网络的韧性,经营的可持续性。
2021年,整体的市场态势都相对艰难。 一方面 因为疫情反复,大经济环境受影响颇多,尤其是快递、快运行业的经营活动出现了更多不确定性,运输货运受到疫情交通管制,局部断流偶发; 另一方面, 人力成本上升、油价多轮上涨等,也带给快递上下游成本压力。
由此,在整体经济都相对艰难的情况下,德邦自然也受到大环境影响。
但核心业务的增长,依然在树立信心,尤其是其逐季实现毛利率的修复、精细化带来管理费用下降,证明了德邦面对困境的韧性、可持续性和未来成长性。
当然,不得不承认,与曾经的王者地位相比,目前的德邦是攀山者,正在努力奋进。
德邦对自己的处境看得也很清,转型大件快递,目前仍在蓄力期。 因中转环节自动化程度较低、末端上门服务要求高等因素,其规模效益弱于传统小件快递业务,同时因为业务规模还未爆发,中转和末端利用效率不饱和,未来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所以, 德邦的策略始终未变,坚定走大件快递道路,强化规模;保持快运领先者地位不动摇;做直营模式,聚焦中高端,差异化竞争。
专注大件市场 蓄力等待爆发
过去几年,德邦也做了许多动作保持自己在快运和大件快递领域的优势。
一方面,德邦时刻关注快运市场需求变化,强化运营。
一边强化精准卡航(快时效全覆盖)、精准汽运 (普通时效高性价比)、精准空运(快时效长距离)三类快运标准化产品;一边在2019年推出“重包入户”产品,该产品主打票重60-200kg大件货物寄递,包接包送,为2C类客户末端提供优质的入户服务,同时为2B类批量发货客户提供门到门服务。
德邦根据市场的竞争及客户需求变化在改变快运业务的运作模式,强化末端业务运营,并加大资源投入。
2021 年,德邦快运业务收入106.78亿元,营收居于行业前列。
做大大件快递
另一方面,德邦确实在花大力气走出自己特色的“大件快递”之路。
据悉,2021年德邦为了完善大件配称体系建设,对各环节薄弱点进行针对性投入及优化。
首先在收派环节, 新建重货分部200多个,合并、优化低效门店1000多个,并配套更适合大件收派的工具设备,提升末端效率及服务质量,快递员(不包含重货快递员)全年日均收派效率由 52.09 件/天提升至 61.41 件/天。
其次,分拣环节, 持续提升中转场内即装即卸占比及自动化占比,中转场分拣产能同比提升22.5%,每小时分拣效率提升7.0%。
再者,运输环节, 通过提升自有运力占比、优化网络线路布局等方式,持续 缩短全链路时长的同时提高时效稳定性,报告期内,其自有营运车辆从13490增加至20602辆,外请运力占比下降11.23%,快递时效兑现率提升3.42个百分点。
截至报告期末, 德邦快递拥有末端网点9,127个,包括6,389个直营网点、2,738个合伙人网点,基本实现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全覆盖,乡镇覆盖率94.5%。 2021年快递业务实现收入197.33 亿元,同比增长18.43%,占公司总收入比重达 62.93%。
此外,即使是业务占比较小的仓储供应链业务,2021年的表现也不差。报告期内,实现收入9.48亿元,同比增长19.42%,占公司总收入比重为3.02%。
据悉,仓储供应链业务是德邦从2015年开始开展,主要依托于德邦全网布局及大件能力,通过自主研发的CPS(客户自助系统)、DPC(订单调配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支撑渠道、订单、仓储及运输一体化,实现企业供应链系统集成及数据交换,最终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截至报告期末,德邦供应链在全国各地拥有 127 个仓库,总面积 79.86 万平方米,已为多家世界 500 强及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仓配一体化服务。
下注科技 客户数量猛增
而在这种双线稳定增长的背后,实际上是科技力量的累积与支撑。
过去的这些年,物流行业逐步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成为大势所趋。
德邦背后默默下了很大力气,先后与近100家公司开展了160多个项目,合作对象包括华为、科大讯飞、思爱普等知名科技企业,近5年科技投入均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 1.5%。
由此,经过数年的积累与投入,德邦从业务出发,针对业务流程各环节痛点累计研发出100多项能够切实帮助一线“打粮食”的科技成果,配合业务部门降本增效。
比如收派环节的帮助一线快速发现客户的“销管家”、智能分区系统、智慧收派系统等;中转环节的大小件融合分拣系统、分拣机器人、无人叉车及转运作业融合系统等;运输环节的智能 GIS 系统、智能路由系统等。
收获也颇丰。
其中,客户综合体验提升最为明显。2021年全年,根据菜鸟指数,在行业11家主要快递公司中,服务项指标德邦十一个月排名位居行业第一,综合排名从2017年的第六名提升至2021年的第二名。
交付质量稳步提升,使其产品价格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合同客户数也在稳健增长。 2021年四季度有效的合同客户数从去年同期的28.3万增加至32.6万。
侠者风范:铁路运输模式力破困局
而这种增长态势,经过今年的全国多点疫情爆发检验,或进入进一步的爆发式增长。
众所周知,最近的疫情让物流企业运输遭遇了阻碍,很多线路都不得不调整。更多物流快递企业更是不敢承接保供支援的物流任务,就怕遇到中途断流,引发一系列麻烦。
但在2020年9月,和国铁物资有限公司达成战略框架合作的德邦,却拥有了天然优势,借助其铁路运输资源能力,能在公路运输封闭、局部断流的局面中,确保货物正常运达。
比如,前不久上海疫情爆发,东北地区向上海援助了1000吨大米,很多快递企业不敢承接。德邦就凭借能铁路运输的优势,保质保量保时效完成了运输任务。
加上直营模式、大件配送特色、全国网络布局的供应链优势,借助自营的车辆和人员,完成了大米最后一公里的物资配送,缓解了当地食物短缺。
至此,加上前文提到的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基础,德邦又添一铁路运输大优势, 能够多维度完成运输任务,给快运和大件快递业务提出了更多元、更丰富的解决方案。
据统计,上海疫情封控至今,德邦积极参与抗疫支援,发挥其在大件配送方面的优势,运输物资量达3000多吨,累计派出车次达400多辆,司机超200人,装卸人员400多人。
除此之外,德邦的社会担当还体现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上,自从国家确定“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以来,德邦就在办公、包装、运输、末端等环节想办法,截至目前,其已投入使用2000余个循环围板箱、投放使用1000余个追循箱、投放循化纤袋37万个,瘦身胶带使用率达95%,年均可减少500立方白色垃圾。
进入后疫情时代、低碳环保时代,市场更愿意选择拥有全国网络、品牌美誉度高、有特色品质服务、服务质量更稳定的物流企业。
而德邦,正踩中机遇。
王者归来 仍是少年
而这一机遇,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政策规范得到更进一步放大。
一方面,零担行业头部聚焦。 零担30强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从2017年的69.3%提升到2020年的80.4%,头部企业与尾部企业间的差距逐渐拉大,零担集中度不断提升,马太效应愈加明显。
另一方面,政策越来越规范,对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强。
比如去年浙江省率先通过的《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就从监管层面整治了快递行业价格战乱象。
比如近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打通堵点、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这预示着“差异化竞争”将成为行业新常态,一定程度上为快运、大件快递市场从价格转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德邦的能量。
作为零担快运的领跑者,其战略眼光、专业能力、网络布局、管理运营的能力毋庸置疑。
而现在这个先行者打下一座江山后,他看到了新的领地—— 大件快递 。
这是一个没有前人的战场,踩坑、挫折、失利……简直太过稀松平常。
做物流,大家都知道,两大利器—— 重资产、大规模 。一开始的投入期,那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了,不砸下去,城池壁垒就建不起来;等基础设施起来了,还要砸规模,只有规模起来了,才有规模效益,才有竞争优势。
但就像德邦自己在财报中说的一样,即使大件快递已经在收入占比中达到62.93%,相比同行动辄几十亿件、上百亿件的小件快递量,仍然太少。这样毛利率就一直有压力,运营效益就展现不出来。
但一旦业务量提升,市场份额增加,摊薄单个包裹成本,其盈利能量将瞬间爆发。
而这次的财报中,毛利率逐季转好,是不是就是一个拐点信号呢?
市场总是太焦急,不愿等待。
如今的德邦不是美人迟暮、英雄末年,作为快运的强者,他站上了大件快递战场的最前线,正在努力挖掘一个新的、前景广阔的细分行业。
作为大件快递的先行者,德邦是积极奋发的少年,在摸黑探索、努力填坑,铺就一条通往大件快递的盛世坦途。
作者 | 周艳青 来源 | 物流沙龙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罗戈直播推荐
▼
本文标题:大件王者德邦2021年年报发布:深耕大件配送 营收313亿元!(附财报下载)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debangwuliu-31597.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再造航空口岸物流通关流程
- 效率飙升!2分钟!轻松搞定”门到门”运费!
- 外高桥造船建造Performance首艘阿芙拉型成品油船命名
- DSV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
- 乘客充电宝掉入座椅缝隙 韩亚航空一航班紧急返航
- 苏州港将建太仓五期,目标年吞吐量1400万标箱
- 中远海运发展发布15艘新船
- 南航大连分公司客运部积极抢占高端客户市场
- 巴航工业被美方豁免高关税 呼吁全球航空业维持零关税政策
- 中船系120亿公司突遭ST,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罚590万元
- 离谱!男孩在塔台指挥20架航班起飞?涉事空管停职!
- 美国对伊朗实施新制裁,7年来最大规模!涉及50多艘运油船和集装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