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1973年的TOP 20 集装箱港口,如今还有谁在

发布时间:2022-08-29    229 次浏览

 

所谓沧海桑田,正适用于集装箱港口业。我们熟悉的叙事是,2010年,上海港首次登上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名的宝座,并连续12年维持世界第一,但在此之前,几十年间各地域港口的吞吐量排名变动可谓天翻地覆。

上世纪50年代末,集装箱运输从概念变为现实,1960年代,集装箱才扩展到美国领土以外,蔓延到西欧与日本,反映到1973年TOP20集装箱港口榜单中,纽约/新泽西港凭借160万TEU的年吞吐量位居第一,几乎是第二名鹿特丹港的两倍,而这个数字在2021年甚至排不上号(2021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第100名是锦州港,年吞吐量为183万TEU)。大西洋两岸的港口横扫榜单,只有4个港口(神户港、香港港、横滨港、东京港)位于亚洲,中国大陆港口无一上榜,对于东亚、东南亚、南亚大部分经济体来说,外贸还是一个遥远的名词。

直到集装箱运输的先驱MalcomMcLean获得了美国国防部的合同,将集装箱运输到越南,由于没有回程货物,他想到从日本运回货物。随着时间推移,跨太平洋航线与东亚到欧洲的航线逐步取代大西洋航线。这也是亚洲四小龙的高速发展期,在1990年TOP20集装箱港口榜单中,新加坡港(第1)、香港港(第2)、高雄港(第4)、釜山港(第6)、基隆港(第10)在前十名中占据5位,而曾经的霸主,位于大西洋沿岸的纽约/新泽西港,已经被鹿特丹港、洛杉矶港、汉堡港纷纷超越。

新加坡港的发家史尤其值得书写,新加坡从英国独立,建港伊始便以转运与船舶服务为宗旨。1972年,丹戎巴葛码头的第一个集装箱泊位迎来第一艘集装箱船,自此,新加坡港作为区域转运枢纽的地位节节攀升,到1982年新加坡港的年吞吐量便已超过100万TEU,1990年迈过500万TEU的大关并成为世界第一大港,1994年年吞吐量破1000万TEU,2005年年吞吐量破2000万TEU,以加速度之势不断创造新纪录。其时与新加坡港堪称双子星的是香港港,通过中转大陆与区域内货物,香港港在此期间也数度登顶,在1987年至1989年、1992年至1997年、1999年至2004年期间都力压新加坡港。

在新加坡港与香港港的相持阶段,中国大陆的制造业与集装箱运输业一同崛起,90年代末,我国政府大兴港口基建,沿海大型集装箱码头如雨后春笋般立起,进入新世纪,“世界工厂”的货物源源不断地通过这些码头运往世界,TOP20集装箱港口榜单开启了中国港口霸榜的时代。1998年,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为306.6万TEU,首次进入TOP10,此后吞吐量一年一个台阶,排名也稳步上升,2010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906.9万TEU,首度登顶。此时,中国大陆港口在TOP10中占据5席,之后十年榜单也越发趋于稳定,等到2020年TOP20集装箱港口出炉,世界已经习惯了中国港口的统治力。

不过,变化总在进行,2021年TOP100集装箱港口已然排出,从中国港口内部来看,在天津港之后,大陆沿海港口的吞吐量已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断层,营口港、大连港等港口甚至处于下滑趋势;从外部看,随着中国的人口红利等优势不再,产业向其他经济体转移,港口的新兴增长极正在迁徙,下一个10年乃至20年,中国港口是否还能独领风骚?

本文数据来源劳氏日报,由港口圈编译。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