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网络覆盖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1个港口
发布时间:2025-07-24 354 次浏览
近日获悉,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网络已覆盖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1个港口,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引擎。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运输货物74.6万标箱,同比增长76.9%。货物运输服务品类已由2017年的50余种增加至现在的1300余种,辐射我国18个省73市158个站点。
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近年来经通道运输货量年均增长保持在30%以上,今年上半年货量、货值分别增长28%、22%。2024年,重庆整车出口近50万辆,摩托车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三,全年外贸额超7100亿元。另据重庆海关7月17日发布的消息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市外贸进出口总值3651.8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出口2522亿元,增长7%;进口1129.8亿元,增长9.1%。
外贸“朋友圈”更加多元,东盟已成为重庆第一大贸易伙伴,重庆对东盟进出口638.7亿元,增长17.5%。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623.8亿元,增长3%;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039.4亿元,增长2%;对拉美、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8%、25.3%。出口动能持续焕新,电动汽车、摩托车、手机成为出口增长重要引擎;外贸经营主体活力不断释放,全市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达4324家,较去年同期增加511家。其中,重庆民营企业进出口1771.2亿元,增长19.4%。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跨境公路班车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输生力军,今年上半年呈爆发式增长,到发车量达7593车次,同比增长194%;货值80.26亿元,同比增长437%。重庆首创的物流新模式“东盟快班”,为重庆深化与东盟、欧洲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创造了新场景,核心优势在于客户全程“一次委托、一箱到底、一单到底”,极大简化了跨境流程,高效打通了中欧班列与陆海新通道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上半年运输货值累计超20亿元,并开通德国杜伊斯堡—重庆—老挝/越南/泰国3条线路,货物覆盖整车及零部件、医药、电子制造、家电等高端制造业及家居日用品。同时,“东盟快班”通过整合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资源,已逐渐形成完善的班列集散分拨体系,在德国、匈牙利、波兰、泰国、老挝等超20个欧亚国家和地区布局海外仓超40个,拥有自主产权海外仓1个。
重庆是目前全国唯一拥有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高水平高质量构建共商共建共享西部陆海新通道新格局,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牵头成立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由“13+2”(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省区市合作共建,目前在沿线各省成立了10个省级平台公司,并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设立海外机构,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原则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良性循环效应日益凸显,展现出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初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在西部带头开发、带动开发,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内陆国际合作引领区。
全媒记者 吴静 通讯员 许韡
本文标题:“13+2”,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网络覆盖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1个港口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gangkou-75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