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零关税”的海南来了!

发布时间:2020-06-15    377 次浏览

 

6月1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在业界再次掀起热潮。


“海南,新热土”“走,去海南!”成为一些贸易及相关企业的选择。那么,对于港航业来说,《总体方案》的出台带来的红利有哪些?又该如何紧抓相关的机遇呢?


“6+1+4” 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对于《总体方案》的具体内容,在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专题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做了相关的介绍。


他介绍:“《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6+1+4’。”


具体而言,“6”就是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其中,备受港航业界关注的贸易自由便利方面。林念修进一步介绍:“对货物贸易,简单的说就是‘零关税’,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对服务贸易,简单说就是‘既准入又准营’,将实行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一系列政策举措。” 


而在投资自由便利方面,将实行“非禁即入”政策,大幅放宽海南自由贸易市场准入,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方面,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有序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境外资金自由便利流动。


人员进出自由便利方面,针对高端产业人才,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和停居留政策,目的是打造人才聚集的高地。


关于运输往来自由便利方面,将实行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


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方面,要在确保数据流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扩大数据领域开放,培育发展数字经济。


“1”就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特别强调要突出海南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的基础,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4”就是要加强税收、社会治理、法治、风险防控等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在《总体方案》方案内容出台的同时,也有了具体的推进时间。


未来,《总体方案》的推进实施将分为打基础和全面推进两个阶段。其中,打基础阶段,指的是从现在起到2025年,突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开放进程,推动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形成早期收获,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第二个是到2035年以前,全面推进自由贸易港政策落地见效。


四个方面 突出海南优势 


“零关税”“非禁即入”是港航业界极为关注的政策要点,而所得税税率和服务业开放程度也是业界焦点,那么,海南自由贸易港在这四个方面有什么突出优势呢?


中共海南省委副书记、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沈晓明对此做出了解读。他表示,在投资自由便利方面,海南自由贸易港实行“非禁即入”。“除非有强制性的标准和法律的禁止,原则上政府取消许可和审批,对企业实行备案制、承诺制,承诺符合条件就可以开展业务。”沈晓明介绍。


在此期间,政府的备案受理机构将主要通过事中事后监管来履行监管义务,而对于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自贸港专用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在货物贸易零关税方面,全岛封关以后,除了极少数产品外,其他都没有进口关税。其中生产资料、原辅料、交通工具、岛内居民消费品通过清单管理免关税。


海南省交通物流协会会长冯学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零关税’更多的体现在原产地规则上。举例而言,如果企业进口相关的产品,在关区内进行再生产加工,使其增值,那么生产出的产品再进入内地市场将不再需要缴纳关税。”


沈晓明也举例称:“整头牛或者半头牛普通进口关税为70%,最惠国的进口关税为25%,如果整头牛、半头牛进口到洋浦港,再通过分割进行初加工,是很容易增值30%的。这个时候,这些牛肉进入内地市场就省去了70%或者是25%的关税。”


而在所得税税率方面,从现在开始到2025年,海南省将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减免所得税。如注册在海南自贸港并实质运行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将减免15%的企业所得税。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的高端和紧缺人才,在海南岛内待满183天,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免征。


此外,在关于服务业开放方面,将大幅减少市场准入,特别是航运、电信、商务服务、金融、等重点领域,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


洋浦综合保税港区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先行区,就在《总体方案》发布后的6月3日,海关总署也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洋浦保税港区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列举的相关政策则是投资自由、服务业开放等的先行先试。


以国际中转集拼业务为例,《办法》发布后,海关总署副署长李国就明确表示,在自由贸易港区,对国家禁止进出境货物外,可在符合海关要求的专用作业场所开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简化中转集拼货物数据报送方式,实施电子仓单传输。


各方关注 海南筑巢引凤 


现在的海南,对于企业来说是不折不扣的“热土”,《总体方案》一经发布,就得到了各界的热切关注。


“6月1日《总体方案》一公布,我们就从《总体方案》当中提取了60条优惠政策的干货,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结果40分钟后,阅读量达到10万+,两个半小时后阅读量超过50万,说明市场主体对海南自贸港的政策非常关注。”沈晓明通过一组数据介绍了外界对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关注程度。


尽管因为政策发布时间较短,尚无新增注册企业的官方统计数据,但是从咨询注册事宜的高居不下也能侧面反映这样的热度。


冯学词就表示,自6月1日《总体方案》公布后,海南省物流协会就接到了诸多咨询企业注册海南的电话和信息。海南省进出口商会相关工作人员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咨询落户海南事宜的电话陡然增多。其中不乏知名制造企业和央企,也有很多港航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咨询相关事宜。


“大家都觉得现在是最好的机会,都希望能够成为第一批享受自由贸易港红利的企业。”上述工作人员称。


在政策之外,港航企业关注的焦点还在于当地配套产业如何,外贸进出口业务是否繁忙等信息。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南省统计局发布《2019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海南省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3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46.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905.8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出口343.71亿元,增长15.4%;进口562.15亿元,增长2.1%。货物进出口逆差218.44亿元,比上年减少34.21亿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35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占货物进出口总值的38.9%。其中,对东盟进出口277.69亿元,增长42.3%,占30.7%。


货物运输方面,2019年,海南省全年货物运输量1.86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1668.54亿吨公里,其中水运周转量1590.46亿吨公里。全年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1.92亿吨,比上年增长8.4%,其中海口港1.24亿吨,增长4.8%;洋浦港5015.03万吨,增长19.2%;八所港1506.96万吨,增长8.0%。


从上述数据就能明显看出,海南贸易及相关产业仍然处于快速的上升通道,再加上大力发展旅游业等产业,免税进口商品的购买量必然上升,与此同时,也会使得进出口贸易和相关的运输等环节蓬勃发展。


对于港航企业来说,还有一点至关重要。


“航运企业选择在海南的港口,如洋浦港挂靠,还能够享受到免税的燃油,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冯学词表示。


事实上,一些航运业内举足轻重的企业已经做出了选择。


中远海运集团就是率先布局海南的航运企业。不仅成立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推动优化整合海南省港口和航运资源,而且积极发挥旗下相关航运企业的协同效应,以洋浦港为依托,迅速布局铺设了内外贸集装箱航线,截至今年4月,中远海运集团所属航运公司在海南注册船舶共54艘、合计240.8万载重吨。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船舶登记政策正式实施后,“中远海运兴旺”轮成为第1艘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注册的货船。


展望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港航企业选择海南,立足海南,在开放经济新高地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