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国际公司刷新中远海运欧线“津港效率”
发布时间:2020-04-09 521 次浏览
4月5日11:55,满载集装箱的“中远海运人马座”轮缓缓驶离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经过20小时彻夜奋战,太平洋国际公司以在泊效率226箱/小时的佳绩再次刷新该航线在天津港的作业纪录,创出了“津港效率”、拼出了“津港精神”。
自中远海运欧线靠泊天津港以来,其同时运载的空客大部件、冷藏箱、危险品、超限箱等货类之多样、计划组织之繁琐、作业流程之复杂等特点,一直是制约该航线作业效率提升的瓶颈。
为攻克“提效”难题,集团公司调度指挥中心以“航道优先、引航优先、拖轮优先”为原则,制定了船舶动态,选派经验丰富引航员进行引航作业。靠泊前,监控时间窗前置,提前12小时对船舶航行、抵口、进港、靠泊等环节进行跟踪。作业前,与太平洋公司两级联动压缩辅助作业时间、抓好开工组织。
太平洋国际公司牢固树立“效率为产品”理念,在生产计划、调度安排、现场组织、设备维修、司机操作等方面打出提效“组合拳”,深化精细化管理,以码头“匠心精神”不断增强提效“硬实力”。
精绘“作战图”:他们认真分析航次船舶信息,精益求精,量身定制船舶作业计划。科学合理利用码头资源,统筹优化泊位-场地-机械使用,精准设计拖车运行路线,力求实现能力释放最优化。他们群策群力,梳理推演作业进程,围绕船舶作业计划(CWP)推敲完善作业方案,确保各作业面无缝对接,力求实现生产过程精细化。他们密切对接,分别与船公司和集团指挥中心共同制定作业沟通机制及最优进出港计划,力求实现协作效应最大化。
织密“保障网”:在防疫保障方面,他们预先做好船舶到港前防疫信息收集及排查准备工作,加强与海关、边防等口岸单位沟通,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现场各项检查工作。在安全保障方面,他们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现场管控力量,为生产作业安全有序提供全方位立体化保障;在设备保障方面,他们采取“分线包干”和“一桥一策”的工作方法,实时监控追踪设备运行情况,最大程度降低了船舶辅助作业时间。在人员保障方面,各参与作业的部门队站都安排了精兵强将值守一线,为生产作业保驾护航。
打好“攻坚战”:随着4月4日16:39“第一钩”的顺利接卸,吹响了全船攻坚的号角,他们信心满满,科学规范执行各时间节点的“规定动作”,以及针对特殊作业制定的“自选动作”。各作业岗位人员一切行动听指挥,争分夺秒,密切配合,充分保证作业质量,最大程度释放拖车智能调度、边装边卸等工艺的效能,高水平完成交接班组织,精心对待每次作业转换,确保生产作业各环节顺畅衔接。
吞吐量达7297TEU、作业效率提升32.2%……这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是勇攀高峰征途上的新坐标,记录着天津港正向着作业效率跨越式提升的目标奋力前行、永不停息!
本文标题:太平洋国际公司刷新中远海运欧线“津港效率”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haiyun-10573.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King Ocean Services宣布危地马拉码头收费增加
- 噩梦来临,大量船舶或面临双重罚款!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 收购Schenker有助提高DSV第二季度的航空货运量!
- 燃油附加费准备是与垄断联动还是与市场联动
- 中蒙最大陆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班列突破20000列
- 通江达海 链动八方!济宁聚力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 环世物流赴港上市收证监会反馈
- 交通运输部:7月28日—8月3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DHL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98亿欧元,同比下降3.9%
- 高丽航空客机降落平壤出意外 没有乘客伤亡
- 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聚焦“冷”链产业 打造物流“热”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