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江苏激活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9-24 355 次浏览
政策引领,筑牢产业根基
政策引领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更是企业破浪前行的“指南针”。近年来,江苏以强有力的政策体系为支撑,积极推动船舶海工与新材料两大集群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为构建“1650”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制造强省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卢载贵在致辞中指出,船舶海工产业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5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近年来,全省上下抢抓全球造船市场机遇,不断完善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服务支撑等工作体系,船舶海工产业呈现了质效并优的良好态势。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江苏省新材料集群门类齐全,创新动能充沛,产业总体规模持续领跑全国,已成为“1650”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领域。他强调,船舶海工是“国之重器”的重要载体,新材料是“制造强基”的核心支撑,两大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对破解船舶海工产业“卡脖子”难题,推动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场景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新材料集群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呈现总量规模大、产业门类全、创新能力优、优质企业多、智造水平高、绿色转型快等特色。省工信厅新材料产业处负责同志表示,当前,江苏正积极强化新材料推广应用,省工信厅日前制订印发了《江苏省新技术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完善首批次新材料、首台(套)装备、首版次软件(“三首”)和省新技术新产品(“两新”)管理细则,进一步明确首批次新材料认定标准。2025年已认定33项省首批次新材料产品。
江苏是造船大省,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三大指标已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省工信厅船舶处负责同志表示,目前在新能源船舶发展方面,我省船舶工业积极抢抓机遇,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船舶高质量发展。会上,他解读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江苏省新能源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船舶海工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需求释放,对接发展痛点
市场需求是驱动产业前进的“发动机”。在此次活动的企业对接交流环节,下游船舶企业与中游海工装备企业率先“发声”,通过现场路演的形式,将真实、具体的材料需求精准传递给上游企业,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供重要方向。
走进大明重工有限公司(下称“大明重工”)的生产基地,可以看到车间内焊花四溅、设备高速运转,各条产线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作为装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大明重工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积累,受到越来越多大型船厂的青睐。活动现场,大明重工营销总监王庆伟发布了公司对新材料的需求——316N焊材。王庆伟表示,316N焊材虽然限定了化学成分(严于标准要求)和铁素体含量,增加了焊材设计难度,但大幅度提高了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指标。此外,王庆伟还提出了公司对于新工艺的需求。他表示,当前公司大货箱主体尺寸大,焊工在4米多高位置焊接不安全,人工焊接工作效率低。因此公司的需求是采用机器人进行焊接,且帽檐板对接焊缝拼接和底板对接焊缝拼接,可采用激光复合焊,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焊接材料消耗,稳定焊接质量。
作为国内船舶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启东海工”)始终专注于高端船舶和海工装备的研发、建造与改装。近年来,公司积极推动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产品的结构强度、耐腐蚀性能和运营经济性。“通过持续推动材料创新与工艺升级,公司不断强化在绿色节能船舶和复杂海工平台领域的建造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环保、更具竞争力的海洋装备解决方案。”启东海工采购经理王建兵在现场发布了未来数年内公司需要采购的新型材料,主要包括高强度低合金钢、超高强度钢、特厚钢板等先进高强钢,轻量化、高比强度、耐疲劳和耐腐蚀等性能的复合材料以及双相不锈钢、超级双相不锈钢、钼基合金和钛合金等耐腐蚀合金。
供给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在船舶海工装备制造领域,材料性能始终是决定设备安全、效率与成本的核心要素。面对中下游企业抛出的需求“绣球”,上游新材料企业迅速响应,通过产品展示、技术宣讲等方式,亮出自主创新的“硬实力”,用优质供给回应市场需求,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
船舶、海上平台材料为何需要变革?因为长期处在高盐高湿的腐蚀环境,传统材料(钢、铝)容易锈蚀,且重量大、维护成本高昂。活动现场,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主任邵山山带来了船舶、海上平台的“安全地板”——高性能玻璃钢格栅。该产品有耐腐蚀的特点,在全生命周期内无需除锈、涂装,且能够显著减重,有效降低船舶重心,提升稳定性。“好产品需要好工艺赋能,传统模塑玻璃钢格栅是由人工手动操作成型,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邵山山表示,随着时代的进步,从事高强度体力作业的人员越来越少,模塑玻璃钢格栅从人工作业向机械自动化转型势在必行。当前,公司已自主研发出行业领先的“自动化格栅成型设备”。
走进江苏新华合金有限公司(下称“新华合金”)生产车间,先进精良的设备整齐排列。冷轧钢带生产线、变频调速拉丝机组高速运转,严控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凭借过硬品质,新华合金产品畅销国内高端制造领域。活动现场,新华合金技术部部长孟云飞为大家介绍了公司研发的哈氏合金C276。“这款合金在极端腐蚀性环境和高温条件下有着优异的综合性能,是石油化工、海洋工程、烟气脱硫等苛刻环境下首选材料。此前国内生产能力不足,长期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交货周期长,制约相关行业发展。”孟云飞表示,新华合金成功研发该产品,打破国外垄断,为化工、能源等行业设备制造提供更多选择,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此次活动既是船舶海工与新材料企业需求对接、技术对话、合作洽谈的桥梁,更是破解产业链信息壁垒、技术断点、应用瓶颈的纽带。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江苏将继续聚焦全省船舶海工与新材料产业的痛点难点,在政策供给、平台建设、资源对接等方面持续做好服务和保障,为我省纵深推进“1650”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澎湃动能。(沈玉青)
来源:江苏经济报
本文标题:向海图强,江苏激活船舶海工产业发展新动能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jiangsuwuliu-7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