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政策因素正在改写干散货市场节奏!
发布时间:2025-05-06 33 次浏览
航运市场的风云变幻正变得愈发难以掌握。以干散货市场为例,以往的季节性规律一度是市场波动的核心参考,但如今,政策因素正迅速上升为与季节性同等重要的变量。
根据船舶经纪商Xclusiv在最新周报中的分析,“干散货市场历来受季节因素驱动,尤其是4月至5月这一过渡期——介于冬季能源需求高峰与夏季农产品及工业品运输旺季之间。这段时期是否总是表现疲软,或具备一定稳定性?我们回溯了2017至2025年间的波交所租船平均指数(涵盖海岬型、巴拿马型、灵便型及小灵便型船舶),并将4月至5月的平均表现与全年度趋势进行对比,以判断该时间段是否容易触及全年低点、高点或处于常态水平。”
Xclusiv指出:“以受铁矿石与煤炭运输驱动的海岬型指数为例,整体波动幅度显著。在2017年、2018年以及2024年,4至5月的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全年均值,接近全年低点,这与中国在第一季度大规模补库后,进口节奏短暂放缓的季节性逻辑相符。然而在2021年和2022年,受港口拥堵及应对疫情而出台的刺激政策影响,海岬型指数在春季期间相对坚挺。由此可见,尽管春季偶有支撑,但对海岬型市场而言,这段时间更多是一段‘缓冲期’,而非‘爆发点’。”
“至于巴拿马型船舶,尽管波动性略低,依旧在春季表现出一定的下行趋势,尤其是2023年,由于南美谷物出口疲软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4至5月的平均租金偏低。到了2025年春季,市场虽出现部分回升,但仍未恢复至年度平均水平。整体来看,该船型在春季更容易受到地区性农产品运输和大西洋需求波动的影响。”
“灵便型与小灵便型船的表现则更为稳定。2017年、2020年及2022年春季租金水平与全年度均值相近,反映出其在区域贸易中的分散性和韧性。这类船型主要服务于近岸航线及亚洲内部贸易,其运营节奏本身就区别于远洋运输所面临的季节性冲击,因此在市场波动中表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
Xclusiv进一步指出:“2017至2025年的数据表明,4月至5月并非每年市场的谷底,但确实经常成为动能放缓的节点。对于大型船型而言,这段时间更倾向于‘调整’而非‘反弹’。不过,想套用一套简单的季节性逻辑来解释市场起落,已越来越站不住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决定市场短期走势的关键变量,正在从季节性转向外部因素,尤其是政治决策。例如,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再次对中国及关键工业品施加贸易关税,或将干扰煤炭、钢铁与谷物等干散货核心品类的运输流向。而如果相关关税延伸至中国制造的船舶或工业产品,还可能间接影响船舶订单的节奏、工程类货物的出运时间,乃至重塑某些关键航线。”
Xclusiv总结道:“这些变化进一步印证,哪怕是像春季这样以往被视为可预测的时间段,如今也已被政策博弈搅动。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解读政策动态的重要性,已不亚于研究季节性需求曲线。在当今这个‘贸易战一出手,供需即改写’的时代,跟上政策节奏才是把握市场脉搏的关键。”
来源:海运圈聚焦
本文标题:分析师:政策因素正在改写干散货市场节奏!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sanhuo-7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