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开门红”!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8.4%
发布时间:2022-04-01 51 次浏览
3月31日,记者从太仓港获悉,一季度,太仓港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8.2万标箱,同比增长18.4%,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97.6万标箱,增长23.5%;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6174.4万吨,同比增长11.2%。
太仓港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为稳定全市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充分保障供应,稳定供应链
今年以来,太仓港始终保持高强度运行,为苏州及周边腹地生产生活提供物资保障。一季度运输煤炭1092.4万吨,同比增长2.1%,有效保障了电力供应充足稳定;金属矿1639.2万吨,同比增长9.8%,为沿江钢铁企业稳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运输机械设备及电器126.1万吨,同比增长104.5%,油气及制品116.3万吨,同比增长69.5%。
川大港畅通物流链
今年以来,太仓港优化船舶综合调度系统,加强各码头联合调度,缩短船舶在港候船时间。优化口岸外贸船舶核酸检测流程,加快核酸检测报告出具速度,保障口岸外贸船舶平稳运行。1-3月到港船舶15403艘,同比增长23.84%,其中超大型船舶到港468艘,载运货物1768.78万吨,其中好望角船151艘(250-300米长,15-20吨巨轮)。大船大港的特点更加鲜明。全面推广码头出入口闸机“无纸化”系统,推行“无接触”交换模式,对驾驶员“两码一报”进行提前申报,提高出入口闸机效率。1-3月,进出太仓港车辆50万辆,同比增长14.5%。
水道助力“陆改水”
太仓港利用与上海港的战略合作优势,进一步疏通沪台港口快速水上通道,推动苏州企业集装箱由公路集卡改为经太仓港水路中转至上海港,有效保障了苏州及其他地区企业生产物资运输畅通。3月以来,上海、台港口进一步加大运力投入,新增营运船舶7艘,150航次。截至目前,沪台专线共有25艘船舶投入运营,每月489航次,分别比上个月增长39%和44%。上海与台湾共同制定了水路中转方案,第二干线靠泊信息确定后,48小时内转运至外高桥码头,将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近日,耐克中国、洪升集团等一批企业首次选择从太仓港“改陆为水”,以减少道路运输不畅对企业物流和生产的影响。3月份,上海至太钢水路快运累计运输集装箱59,132标箱,同比增长68%。
海铁联运开辟新通道
太仓港至疏港铁路专用线正式开通三个月以来,利用太仓港资质和航线密度优势,为腹地企业设计了全程点对点的物流方案,丰富了进口货物的物流渠道,实现了货物的快速装车和快递,进一步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一季度铁路专用线交付到达37列2962标箱,河南郑州太仓港-莆田站、安徽太仓港-芜湖西站、太仓港-衢州东站等集装箱班列相继开通。装运的货物包括汽车零部件、进口纸浆、进口板材等。目前已覆盖河南、安徽、重庆、浙江、贵州、四川等省市,实现常态化运营。
记者获悉,太仓港将以建设一千万标准箱的现代化港口为目标,以“争做表率、争做样板、争做示范”为主线
本文标题:一季度“开门红”!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8.4%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taicanggang-30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