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新规生效半年后CII再降2%!船舶目前仍未达标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3-06-05 195 次浏览
为实现航运减排战略目标IMO新修订的MARPOL附则VI增加了现有船舶营运碳强度指标(CII)规则量化了减排要求。该新规已于2022月11月1日正式生效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在规则强制生效后每个日历年需基于上一个日历年的收集数据进行一次性测算根据CII折减率和船舶CII值确定当年的CII评级。等级分为A-EA为最好。从2023年起对于连续三年评为D级或一年评为E级的船舶其船舶管理方将被要求更新并优化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以提升船舶评级该计划要详细说明如何将船舶评级提升至最低目标的C级。此外IMO还将逐年提高CII要求值来降低航运碳强度以激励船舶运营商不断优化。
今年是新规实施的第一年如果船队船舶不达标如何进行改进和优化成为行业目前最为头疼的挑战。近日NAVTOR Denmark公司董事总经理Jacob Clausen针对CII的困惑提出了他的见解并提供了一些改进合规性及优化的方法以供业界参考。
1、C级的价值
在CII评级中每艘船的目标是C级或更高。但请注意A-E级都是符合IMO规定的只是如果船舶未能获得C级及以上评级将需要更新或优化船舶的SEEMP换句话说将会增添额外工作。
与C级相比较如果船舶评级能达到A级的高度(不仅仅是在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环境绩效和声誉/市场优势方面)该船舶资产价值将比C级平均高出7%。相对应的如果船舶评级为E级该船舶的价值与C级相比将下降12%。
2、持续改进
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努力。正如CII规则一样其目标是达到C级及以上之后在2026年之前每年降低2%。这就意味着需要对环境绩效进行持续、准确以及智能的监控、分析和优化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碳强度。
3、多措并举
优化CII评级没有万能公式可套用因为船舶类型和操作模式均不同。但幸运的是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例如减速航行可以减少辅助能源消耗采取措施确保船舶主机性能的效率。同时性能不佳的船体将对船舶的很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积极主动地进行船体清洁、船体优化和使用先进的船体涂层将有助于提升船舶CII评级因为这些措施可对船舶的燃料消耗、成本和环境效率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目前已有大量的创新节能方式(适用于许多不同的船舶区域/功能)可供选用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智能气象航线服务可以帮助船舶减少几个百分点的燃料消耗;在进行港口作业时选择使用岸电则是明智之举;采用替代低碳燃料(例如生物燃料、甲醇和氨/氢)也可以带来明显的收益。
除了上述措施外船舶的航行距离、海上航行时间、空载时间、利用率以及其他关键运营因素的变化也会对船舶的CII评级产生重大影响。
4、积少成多
很多时候船东和运营者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决策这些决策虽然看起来不大但却能对船舶获得什么CII评级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一艘50000DWT的油船以12节的速度航行50%的时间在海上航行如果将其航速降低1节(海上航行时间增加到54.5%)可使该船的CII差异达到9%这意味着可能将促进该船的CII评级从D升至C。如果将该船航速设为10.9节海上航行时间为55%那么CII差异将达到10%。如果航速保持12节速度但将海上航行时间提高到55%CII差异将为2%。
再例如同一艘船在相同参数下运行将其基本载荷减少20%将获得4%的CII优势。10%的船体清洁改善将转化为8%的CII优势。如将两者相结合那便是12%的CII优势。
5、留存修订记录
MEPC 78审议通过了CII航次调整和系数修正导则(G5)提出了对CII航程和油耗计算的修正系数。虽然乍一看这似乎会使计算变得更为复杂但记住这些对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而言非常重要这将确保你不会夸大你的碳强度数据以致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不公平的处罚。
根据规则可在标准范围内进行相应系数的扣除包括特定航程、系列活动(例如货物装载、卸货和货物冷却/加热、船对船过驳等)所消耗的能源。
本文标题:IMO新规生效半年后CII再降2%!船舶目前仍未达标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xingui-48720.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韩新海运酝酿21亿美元大单!
- Kuehne+Nagel深化与ABB在智利的长期合作
- 前7个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3亿吨
- 山东港口首家虚拟电厂在日照投入运营
- 圆通新疆智慧科创园预计今年10月投入运营
- 韵达在上海举办成立26周年庆活动
- 近5000公里、超137小时!粤港澳大湾区首开进藏集装箱班列
- 运输需求略显疲软 多数航线继续调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报(2025.7.26-8.1)
- 汉莎货运与CEVA物流签署SAF谅解备忘录
- 国际民航早报|韩国拟将飞行员最大执勤时间削减30%;A380受损,英航向机场索赔30万美金
- 上海临港新片区南港二期汽车滚装码头完成首次船舶试靠作业
- 最新预测:2025年美国进口量将减少140万T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