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单船用绿色甲醇加注业务在宁波舟山港成功落地
发布时间:2025-09-29 292 次浏览
全球巨轮首尝"浙里甲醇" 硬核设施护航绿色加注
此次具有开创性的加注作业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9号泊位进行。该泊位长度412.5米,水深17.1米,水工结构按靠泊20万吨级集装箱船设计,硬件设施先进,具备接纳全球最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能力。
接受加注的“中远海运天秤座”轮为20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全长399.8米,型宽58.6米,型深30.5米,搭载甲醇双燃料主机,配备3个甲醇燃料储存仓。它不仅是全球首个大型集装箱船主副机同时实施甲醇双燃料改装EPCIC项目的首制船,更是中远海运集团旗下大型绿色船队的重要一员。
此次作业由宁波中燃船舶燃料有限公司联合中远海运集团、宁波梅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共同实施,加注采用槽罐车对船模式,投入7台专业甲醇运输槽罐车及全套防爆加注橇装设备,通过不同规格金属软管实现船岸连接。
此次230吨绿色甲醇的成功加注,不仅验证了宁波舟山港服务全球顶级绿色船队的能力,更标志着我国在甲醇燃料供应链保障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绿色甲醇成航运“减碳利器”,全球需求爆发式增长
当前航运业碳减排法规趋严,国际海事组织(IMO)净零框架、欧盟EU ETS及FuelEU Maritime等法规,成为行业脱碳最紧迫的挑战。绿色甲醇作为清洁能源,具有环保、高效、可再生等优点,是替代传统燃油、实现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据介绍,相较常规燃料,绿色甲醇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减排63%~99%,氮氧化物减排超60%,基本消除硫氧化物与颗粒物排放。因此,它被视为替代LNG的环保船舶燃料,备受业界关注。
近年来,甲醇作为替代船用燃料在航运业去碳化进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全球甲醇燃料动力船舶市场发展速度迅猛,近两年来更是成倍增长。行业咨询机构DNV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全球正在运营与建造的甲醇燃料动力船共计437艘,其中75艘已经投入运营,362艘为在建船舶订单。
这个增长态势,印证了甲醇燃料动力船舶的未来市场需求极为可观。
宁波舟山港“入局”绿色甲醇加注赛道
面对蓬勃兴起的甲醇动力船舶舰队,全球100个最大港口中的近90个港口正加紧布局加注服务能力。从早期的哥德堡港、鹿特丹港,到近年的新加坡港、韩国蔚山港、埃及等港口,包括车对船、船对船方式在内的甲醇加注的实践案例迅速增多。
在国内,甲醇燃料加注业务也呈现出追赶之势。自2022年中国石化在广州南沙港实现国内甲醇燃料加注“零的突破”以来,江苏泰州、江苏靖江、湖北黄冈、浙江舟山、上海等多个港口相继突破“车对船”“船对船”加注技术,单次加注量纪录不断刷新,表明国内港口在甲醇加注技术和运营能力上正快速成熟。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全球甲醇动力船队规模持续扩张,规模化、经济化的绿色甲醇加注服务已成为港口新的核心竞争力。此次宁波舟山港成功破题,不仅填补了区域内大型集装箱码头甲醇加注服务的空白,更强化宁波舟山港国际枢纽港的服务能级,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本文标题:浙江首单船用绿色甲醇加注业务在宁波舟山港成功落地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zhejiangwuliu-78566.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奥克兰港:增强数字能力以提高运行效率
- 天津国际邮轮航线复航两周年 东疆边检累计查验邮轮超400艘次
- 随着旺季临近,加拿大邮政罢工对企业影响上升
- 机场雷达光缆被挖断事件不属于警方处理范围
- 达飞:调整从所有出发地到西非的港口拥挤附加费
- 福州港跃居2024全球港口绩效指数第二
- 运输需求表现疲软 欧美航线运价下跌—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报(2025.9.13-9.19)
- 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海铁江”联运无缝对接
- 国产汽车“出海”添新通道 上海南港码头新开澳新直航班轮航线
- 关注:菲律宾延长两个月大米进口禁令
- 美国宣布征收“100%关税”!引发多国强烈反对!
- 美团下场开官旗闪电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