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克拉克森研究:中国征收“特别港务费”

发布时间:2025-10-14    59 次浏览

 

针对10月14日生效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港口费用,中国提出反制措施,宣布对美国相关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将于同一天生效。
中国是航运业的最大市场。克拉克森研究初步研究认为,中国对美国收取港口费用对航运业的潜在影响预计较USTR的港口费用更为广泛,将涉及多个主要航运市场,除制造业相关船型外,散货船和油轮影响都显著上升。
美国相关船舶 – 潜在影响范围
根据克拉克森研究数据库的船舶要素统计“美国相关”船舶,当前船队中有7,000-9,000艘船舶潜在符合中国此次的征收船舶范畴。但考虑到多数美国船舶仅服务于美国本土或《琼斯法案》管辖贸易范围内,因此受影响船舶将大幅缩小。克拉克森研究统计,国际运输船舶中约3,120艘,即全球3%的国际船队运力潜在受影响。
现将与美国相关船舶做几类区分,包括:美国建造、悬挂美国船旗、美国公司拥有或运营以及美国证券市场上市,相关方拥有一定股权权益。
美国建造/或美国船旗 - 克拉克森研究统计,目前仅约430艘悬挂美国船旗或美国建造的船舶从事国际运输,且2025年至今,仅其中18艘在中国港口有过停靠。
对美国船东或运营商的船舶进行初步分析,克拉克森研究根据船东或船舶运营商记录为美国公司来统计,在第一类430艘船的基础上还有约1,273艘国际航行船舶可能受到影响。克拉克森研究记录美国船东和运营商数量约300家(拥有或运营国际航行船舶)。
若将所有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市的航运公司纳入计算,则占比将上升。克拉克森研究统计,受影响的船舶将额外增加1,417艘。美国上市的航运公司多从事国际业务,共涉及上市公司数量56家,希腊船东占比最高。
未考虑因素说明:部分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可能不符合“美国股东持股超过25%”的标准,但同时也有众多其他上市和私人企业被美国资本或金融机构持有相关股份。中国港口费用对美国贸易商及租家是否适用尚不明确,可能会潜在进一步扩大受影响范围。克拉克森研究将在后续发布中进一步确认该数据。公司统计定义详见报告说明。
中国港口挂靠 – 潜在影响范围
船型来看,三大主流船型受影响都显著提高。如将美国上市公司纳入计算,但不考虑国际船舶运营区域,克拉克森研究统计,潜在受影响的油轮船队运力占比为全球的15%(原油和成品油轮均15%)、散货船4%、集装箱船7%、气体运输船中的LPG和LNG运输船占比分布为8%和17%。
克拉克森研究港口数据进一步显示,以上船舶中仅三分之一的船舶实际停靠过中国港口。考虑到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国和制成品出口国,中国港口费用预计将对各主要细分市场带来影响。基于当前收费,理论上中国港口收费总额或高于预估的USTR费用,尤其在散货船和油轮更为明显。
航运综合市场影响
此次反制措施正值中美将开始进一步贸易谈判之际,且近日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级。一系列潜在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 运营成本显著上升。受影响船舶若在前往中国途中继续选择停靠中国港口,将面临巨额额外费用。自下周起,受影响船舶在中国停靠的平均费用预计将达200万美元左右(示例费用详见报告第4页)。
? 市场分层与运力再部署。市场分层现象可能加剧,同时受影响船舶运力将面临重新部署。事实上,在USTR港口费用正式生效前,中国相关船舶已开始逐步退出美国贸易航线(克拉克森研究即将为订阅客户发布相关USTR发展动态更新)。
? 市场效率降低与波动性提升。市场低效性可能增加“事件影响带来的利好”,例如:费用开征后中国港口通关延迟、不同航线上运力供给短期不足、船舶重新部署等给市场带来扰动。
? 投资决策与市场信心。受影响企业面临潜在成本风险与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投资决策时机,并对投资者情绪产生更广泛影响。
考虑到当前贸易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未来相关政策可能进一步调整。克拉克森研究将在此版本基础上持续为客户发布更新报告。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