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打造内畅外联区域交通新枢纽
发布时间:2025-09-01 51 次浏览
金秋乐章序曲奏响,珠城大地车流涌动,淮水之上舟楫穿梭,滕湖之畔银翼展翅欲飞,城市发展脉搏强劲。
蚌埠市扎实推进交通运输体系现代化建设,坚持以“四通八达、内畅外联”为方向,全力构建“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新格局,推动蚌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不断提升,为服务全省发展、皖北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蚌埠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蚌埠正以决战决胜的攻坚冲刺姿态,始终保持“铁锤砸铁钉”的严实作风,努力在交通强国的考卷上,写下高质量发展的“蚌埠答案”。
投资带动
颗粒归仓展现交通韧性
近年来,蚌埠市以“管行业必须管投资”为主线,坚持投资为王、项目为纲,以“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为第一战术,持之以恒把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提规模、促发展的压舱石。
“十四五”以来,蚌埠交通压实统计口径、精确数据收集,力求深挖行业、颗粒归仓,交通年投资规模不断取得突破,连续跨越60亿元、80亿元大关,“十四五”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将超364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坚实可靠的投资带动力量,有效服务了蚌埠“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了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和驱动力,经验做法多次被省交通运输厅作为经济运行领域典型案例,成为带动地方经济、服务皖北跨越、融入全省大局的定盘星。
蓝图引领
高速路网加密城市骨骼
“十四五”以来,蚌埠交通坚持瞄准“优质项目+实物工作量”,结合蚌埠地区交通运输枢纽性强、承载力高、过境流量大的行业特点,紧密依托城市框架,科学规划交通体系,谋划实施了“四纵三横两联一环”的“4321”高速网络建设蓝图,通过持续加密扩容区域高速网络,以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的完善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蚌埠累计建成高速公路210公里,提前实现“县城通高速”,成为皖北首个拥有高速外环的城市。其中,蚌五高速建成通车,实现城市高速外环闭环。宿固高速、五蒙高速计划年内建成通车,提前实现“县县通两条以上高速”。宁洛高速蚌埠至明光段81公里四车道公路顺利完成八车道拓宽改造,泗蚌高速、京台高速合肥至蚌埠段“四车道改八车道”、怀凤高速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
贯通升级
国省干线串联区域发展
“十四五”以来,蚌埠市谋划实施了一批大型跨河通道项目,相继建成S313五河淮河大桥、G206怀远涡河八桥及G329临淮关淮河大桥等;开工建设S216怀洪新河特大桥,加快推进G345大河湾淮河特大桥前期工作,城市框架不断壮大。
预计到“十四五”末,蚌埠全市普通国省干线里程将达1014公里,相较于“十三五”末,一级公路提升29.1%、达到384.1公里,二级公路提升21.3%、达到383.2公里,国省道二级公路及以上占比提升至75.7%。“公路+特色产业”“公路+文化旅游”“公路+物流运输”等新模式、新业态进一步培育壮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供给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结构转型升级新形势。
提标创优
农村公路融合乡村振兴
蚌埠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9838公里,基本建成了“广覆盖、全方位、高品质”的农村交通运输网。建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5个;固镇县任磨路成功创建2024年度安徽省“十大最美农村路”;怀远县淝南路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项目获评安徽省首批公路水运“平安工程”冠名;五河县浍临路、蚌山区蚌官路、固镇县任磨路等12个路段成功创建安徽省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路长制”深入推行,形成了县有综合执法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三级保护网络,实现农村公路“路长制”全覆盖。
优势扩张
水运发展搏出广阔格局
聚焦打造淮河高质量黄金水道,“千里淮河第一大港”的水运优势更加凸显。“十四五”期间共建设港口基础设施项目10个,总投资约43.8亿元。目前蚌埠港拥有运营泊位43个,泊位总长3548米,年设计通过能力3132万吨(集装箱5.52万TEU);在建泊位19个,泊位总长1480米,年设计通过能力860万吨(集装箱20万TEU)。航道总里程达414公里,吞吐量居全省沿淮各港第一。“十四五”期间,先后完成力源码头二期、蚌埠新港改造、马城中宏码头、五河县城南综合码头、黄疃窑综合码头等工程建设;中诚国际码头、临港产业园船舶配套码头、国能黄疃窑码头三期及怀远港区龙亢码头等项目加快推进,将于今明两年陆续建设完成。
全市辖区内现有航运企业数量、集装箱船数量、甲板货船数量保持全省第一,成为全省航运要素聚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服务升级
综合运输迈上全新台阶
蚌埠滕湖机场即将建成通航,投运后将先后开通广州、深圳、重庆等通航城市,加快形成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获评国家“绿色出行”示范创建城市,全市建制村实现通客车率100%,在全省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考核中获评最高5A等级。同时,加快建设“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乡村运输服务体系,已累计建成6个县级农村物流中心、55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蚌埠本土7家运输企业成功开通中亚五国7条国际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线路,实现了运输服务业由“强起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发展。
深化改革
监管保障加快智慧转型
蚌埠交通坚持推深做实综合执法改革这篇“大文章”,组建了市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形成了交通运输“一支队四中心”行政体系。“十四五”以来,实现了市域科技治超“一张网”全覆盖,大幅提高了违法车辆的发现率和查处率,有效遏制了运输领域的违法超限行为。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编制完成《蚌埠市交通运输一体化数智执法建设方案》,搭建了基于GIS的视频融合管理系统,推动交通运输执法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放眼未来
综合枢纽再谱交通新篇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蚌埠将深入推进现代化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铁路枢纽地位、提升高速公路网密度、发挥淮河航运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低空经济发展,更好构建公路、水运、铁路、民航相适应的多向立体、内畅外联的交通网,不断提升蚌埠区位优势和综合枢纽能级,为服务全省大局和皖北振兴作出更多贡献。 (李景)
本文标题:蚌埠打造内畅外联区域交通新枢纽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bangbuwuliu-77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