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节约1小时、上涨97.7% 看福州海事局如何“精耕细作”提升港口效率

发布时间:2025-08-22    285 次浏览

 

人民网福州8月21日电 (杨灏昱、实习生林翔)8月21日,福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福州海事局推出的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
“我们推出36条措施,其中8项重点服务举措直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真正让‘海上福州’建设更有温度、更有效率。”福州海事局副局长程明辉在发布会上表示。
当前,福州海事局口岸工作正实现从“重开放”到“开放与管理并重”的战略转型。通过建立口岸通关日常评估及准入退出机制,系统整合航道、锚地、导助航设施、防污染条件等关键要素,实施“硬软件”协同治理,筑牢海上安全防线。
在政务服务方面,福州海事局深化“一站式”办理改革,创新实施“海运畅行”跨部门船舶办证服务模式。该模式作为全国首创海事、船检、运政三部门协同办证模式的新突破,打破传统行政壁垒,实施“容缺受理”与“告知承诺制”,大幅压缩船舶转籍、注销业务的停航时间,实现“不停航办证”。自2025年5月实施以来,已为7艘船舶同步办理船舶登记和营运证件,审批效率提升80%以上,累计为企业节省营运成本600余万元。
港口作业效率也获得显著提升。以“套泊热接”作业模式为代表,福州海事局通过科学规划待泊点、优化船舶交通组织,实现“船不等泊、泊不候船”的无缝衔接。该模式运行后,船舶进港时间平均节约1小时,闽江“黄金水道”货运箱量达8273标箱,同比上涨97.7%;罗源湾港区船舶进出港10635艘次,货物装卸量5657.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85%和12.55%。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日常作业效率,更在恶劣天气后快速疏解积压船舶、保障防疫和民生紧急物资运输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船员服务方面,福州海事局于今年6月分三批收集并公布了全市52座码头的上下岸服务指南,开通船员免费转运专线,实施海事人员陪同指引服务,切实回应船员“下地难”问题。同时,福建省首个“新三样”货物前沿服务站在江阴港区投入运行,累计保障897艘次载运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船舶安全进出港口。
此外,福州海事局还积极推动两岸通关便利化,实行预约制和24小时值班制度,优化对台船舶口岸通关流程,保障琅岐对台客运码头清淤和货运码头投运,为两岸交流往来提供高效海事服务。
下一步,福州海事局将继续以服务“海上福州”建设为核心,为福州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坚实海事支撑。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