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港口检测波及全球供应链
发布时间:2021-01-29 351 次浏览
堆积在一个中国港口的大量鱼类货物,可能影响该国多地及其他国家的冷冻食品运输。
多家货运代理商、顾问和轮船公司表示,大量集装箱滞留在大连——中国的主要海鲜进口港口之一,当地正对进口鱼开展新冠病毒检测,然后才允许通关。大连港缺乏保持冷藏集装箱低温的电源插座,以及储藏空间逐渐减小,已令一些货运商取消驶往该港的新订单。货运数据提供商Ocean Insights的负责人约什·布拉奇尔说:“缺少插座,易腐食品货物会受损或烂掉。”这还意味着有关冷藏集装箱正向中国其他港口转移,从而引发上海、青岛等也出现堵塞。
由于担心新冠病毒通过食物传给人类,中国一直在对进口肉类和海鲜进行检测。大连上演的这幕,类似于去年初全球航运业的场面。这还凸显中国对外国食品检测病毒之举对于供应链的影响。至少4艘冷藏船已在大连港口等待两个月、9艘船正停靠该港,至少还有另外6艘在黄海等待卸货。全球最大集装箱运输公司马士基集团表示,已停止接收发往大连的新冷藏箱订单。法国达飞海运集团说将对运往大连的货物收取额外费用,并将冷藏箱转向其他港口。
(替代港口)并非只在中国境内,海事咨询公司德鲁里的分析师菲利普·格雷说,如今,发往大连、青岛的满载海鲜的一些外国船只正改变航线驶往韩国釜山。“大连和青岛都是很大的海鲜中心,拥有蓬勃的进出口和海鲜加工业”,他说有关问题还导致香蕉等新鲜进口水果货架期变短。
来自大连和其他港口的影响一直延伸至美国,当地公司正等待腾空的冷藏箱。威斯康星州货运代理公司IM-EX Global Inc.的物流主管史蒂夫·克兰尼格说,他花六周才能预订到一个冷藏箱,以把中国的小笼包和其他冷冻食品从青岛运到美国。缺乏冷藏箱的代价不菲,如今运费几乎涨至几个月前的两倍,而客户库存中的许多商品已耗尽。
“连锁效应将波及本土港口也已拥挤不堪的美国”,格雷说,“美国出口商们如今需谨慎规划,并应预料到供应链成本的进一步上涨”。
本文标题:美媒:中国港口检测波及全球供应链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gangkou-20573.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全球首台船用氨燃料二冲程发动机成功安装
- 新新运航运将收购俄罗斯港口股份
- 上半年“钱凯-上海”海运航线带动上海对秘鲁进出口值大幅增长34.9%
- 运价7连跌!波斯湾12.8%、南美7.8%、美东6.5%!
- 广州港穿梭巴士织密大湾区物流网络
- 通辽机场场务人员起早贪黑积极保障飞行安全
- 报告:各贸易航线间的主要空运费率差异明显
- 国际民航早报|虽缺发动机,空客仍坚持820架交付目标;卡航希思罗航班量将增至每天10班!
- 阿里CFO回应3800亿+500亿投资
- 乘客充电宝掉入座椅缝隙 韩亚航空一航班紧急返航
- 1688:内部明确提出“向AI要人效”目标
- 西藏铁路和民航运输形成相互促进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