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港口巨堵?最新数据:班轮公司准班率意外改善!
发布时间:2025-07-02 357 次浏览
根据Sea-Intelligence最新发布的数据,5月份亚洲-北欧航线的整体准班率达到66.8%,较4月大幅提升12.4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8%。
在各大船公司和联盟中,双子星联盟以85.4%的准班率稳居榜首。海洋联盟和MSC则分别录得68.8%与68.7%,表现相近。此前处于低位的Premier联盟虽仅为35%,但已显著高于4月份的21.1%。
此外,北欧主要枢纽港口的跳港比例亦呈下降趋势。Sea-Intelligence指出,今年2月与3月期间,安特卫普、鹿特丹、不来梅哈芬、汉堡及勒阿弗尔五大港口的船只跳港率一度达到13%,接近疫情期间的高峰水平。但这一比例在4月降至9%,5月进一步下探至7%。
分析认为,在拥堵状况持续未解的背景下,跳港减少可能意味着船公司已接受“必须靠泊”的现实,调整运营策略,在靠港计划中增加缓冲时间,或直接将相关港口从航线中剔除,等待局势缓解。
与此同时,港口堆场压力依然沉重。据Kuehne + Nagel消息,安特卫普部分码头堆场利用率已超过90%;鹿特丹、不来梅哈芬和汉堡的利用率也维持在80%-85%之间。而业内普遍认为,当堆场利用率超过75%时,港口运营将面临严重拥堵风险。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德国汉堡港将于7月4日至8日进行为期五天的铁路运输全面停运,预计将进一步加剧德国港口的拥堵情况。
在亚洲-地中海航线上,双子星联盟依旧表现突出,准班率达79.3%,MSC为73.4%,Premier联盟为48%,海洋联盟则大幅落后,仅为30%。
在全球远洋航线网络方面,双子星联盟也以88.4%的整体准班率位居第一,较上月提升1.2个百分点。MSC以77.9%紧随其后,海洋联盟与Premier联盟分别为57.4%与52.7%。
而在近期运力波动剧烈、受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较大的跨太平洋航线(亚洲至美西)上,各船公司准班率表现分化明显。双子星联盟以98.5%的准班率继续领先,尽管较此前两月100%的满分成绩略有下滑。MSC仅录得50%,海洋联盟和Premier联盟则分别为65.2%和64.2%。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本土船公司Matson继续保持在跨太平洋航线上的卓越表现,5月份的准班率再次达到100%。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
本文标题:北欧港口巨堵?最新数据:班轮公司准班率意外改善!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gangkou-74668.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沪东中华承建卡塔尔LNG船项目一期收官船开工
- 庆祝慕尼黑啤酒节,汉莎推出“传统服饰航班”!
- Tailwind扩展“Dolphin快运“服务,增加新挂靠港口
- 维天运通(路歌)上榜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 21个月以来的最低点!WCI跌破2000美元关口
- 顺丰集团签订算法协商专项集体合同
- 宁波舟山港实现滚装运输船舶保税LNG加注新突破
- 泰国亚航长途开通利雅得-曼谷直飞航线
- 国际民航早报|香港机场考虑关闭36小时;尼泊尔航空将开通广州直飞航线
- 达飞与上港能源签署重要合同
- 120艘!阿曼国有航运公司启动船队计划
- 长江船舶设计院与香港海事处签署消防船与潜水支援船设计咨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