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路货运量增长看中国经济韧性
发布时间:2020-08-18 264 次浏览
7月份,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持续强劲增长,完成货物发送3.2亿吨,同比增加2466万吨、增长8.5%,日均装车量16.8万车,刷新历史记录,为保障国际国内供应链畅通、促进经济稳步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撑。
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保障国内国际供应链畅通,努力弥补疫情冲击带来的损失。这就是铁路向社会晒出的一份“带货”成绩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为经济恢复带货,诠释“内外兼修”的强劲活力。“后疫情时代”,直播带货激活了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力争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线上“带货”消费日趋火热,线下铁路也全力“带货”,“穿针引线”让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走上了城市的餐桌,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为亮丽的“风景”。铁路部门除了主动对接各地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需求,还深入实施货运增量行动,更充分发挥大秦、浩吉、瓦日、唐呼等能源通道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媒体报道,7月全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232列,连续3个月开行超千列,连续5个月同比实现2位数增长。疫情肆虐下,中国守望相助,开展全球性援助和协作,完成好稳就业保民生、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为贫困群众带货,彰显“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不变初心。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铁路积极响应中央脱贫攻坚号召,“带货”彰显“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不变初心,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畅通山区道路,用公益“慢火车”搭建山区民众脱贫致富的“快车道”。在祖国西南、西北,铁路部门坚持开行81对“慢火车”,如今,“慢火车?优生活”“湘西慢慢游”“成铁彝乡情”等品牌深入人心,跑出幸福加速度,广受沿线百姓好评。继“某某市长直播带货”、央视“小朱配琦”等带货直播助力经济复苏之后,“铁路带货”也出现在了人民群众的视野之中,让山货成为畅销“网红”,走出封闭的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铁路扶贫”开辟了一条新路子,让山区民众鼓起腰包,收获幸福感。
为防汛救灾带货,“老铁”全力守护人民安全。防汛救灾是一场生死考验战,在这个时候尤其考验各行各业的定力。经过多轮抢险,全国各地防汛物资消耗量大,各类防汛抗洪抢险机械设备磨损严重。铁路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组织救灾和民生物资运输。媒体报道,7月,全国铁路主要干线和货运通道保持安全畅通,日均旅客发送量保持在645万人次左右、每日货物发送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开辟运输绿色通道,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随装随运,全力以赴保障防汛救灾物资和人员运输,以万全之备,保障关键之需,为全国防汛救灾、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提供重要支撑。
我们坚信,长风破浪,终会有时。伴随7月铁路货运量增长8.5%,伴随中国经济底气和韧性的日益彰显,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也必将“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文标题:从铁路货运量增长看中国经济韧性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gongyinglianwuliu-15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