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分析师警告:关税前置效应消散,美线箱量濒临历史性崩溃!

发布时间:2025-08-30    21 次浏览

 

近日,知名航运分析师John McCown发布报告指出,2025年7月美国进口集装箱量虽录得3.2%的同比增长,但这并非市场真正回暖的迹象,而完全是由“关税前置”效应带来的短期假象。在这一看似温和的增长背后,实则隐藏着2025年剩余时间集装箱量或将面临历史性大幅下滑的严峻挑战。
“这只是一次暂时的喘息,”McCown在其分析中强调,“增长完全源于企业为规避8月初新关税生效而采取的突击抢运行为。”针对美国零售联合会(NRF)预测2025年全年美国进口集装箱量将下降5.6%的观点,McCown认为这一预估“符合现实逻辑”。结合今年前7个月累计3.6%的同比增长来看,要实现NRF的全年预测,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5个月中,美国进口箱量将骤降17.5%。

McCown进一步警告,实际下滑幅度可能比这一预测更为严峻。“我预计进口箱量将持续走低,某些单月同比降幅甚至可能超过17.5%。”
值得关注的是,本轮箱量下滑反映出美国海运贸易正经历结构性转变。与金融危机和疫情期间出现的短期波动不同,此次下滑由政策主动驱动,且可能产生更持久的影响。“2025年的箱量收缩完全由关税政策导致,而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一趋势是短期的,”McCown指出,“越来越明显的是,高额关税至少在本届政府任内将持续存在。”

除了对箱量造成冲击,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拟于10月起对中国建造或运营的船舶加征额外费用的计划,还可能进一步推高海运成本。McCown表示,该政策“可能导致总体运力显著收缩,进而对赴美航线的运价带来上行压力”。
当前运费市场的表现似乎佐证了这一判断:德鲁里全球集装箱指数(Drewry’s World Container Index)已连续11周下跌。德鲁里指出,此前受避险采购推动的“超前旺季”已正式结束,随着美国经济放缓及关税成本传导,零售商正在主动收缩库存采购。
“运费的波动性和变化时机将取决于特朗普未来的关税以及美国对中国船舶实施处罚措施相关的运力变化,这些都具有不确定性。”德鲁里在报告中称。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集装箱航运市场正陷入一个两难困境:要么承受货量大幅萎缩,要么应对通胀持续高企。McCown将其比喻为一个经济天平:“美国进口集装箱量下滑得越严重,对商业活动和经济增长的打击就越大,但通胀压力则会越小;反之,若箱量降幅较缓,那么通胀水平将更为棘手,但对经济活动的冲击则相对可控。”
       资料来源:海运圈聚焦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