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海空口岸更便利 海南自贸港全力保封关

发布时间:2025-09-23    176 次浏览

 

海空口岸更便利 海南自贸港全力保封关

中新网海口9月23日电 (记者 贾靖峰 张茜翼 陈英清)如今,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成为海口新海港、铁路南港出岛货车的统一出岛通道,并投入了试运行。
“活力中国调研行”海南主题采访活动正于此间举行。23日下午,中新网记者走进海口新海港、南港,近距离观摩旅客、货物高效便捷通关流程,系统了解了“二线口岸”的建设背景、功能布局及运营规划。

图为出岛货车通过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科学布局口岸
9月15日,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线口岸”(货运)集中查验场启动试运行。相关人士表示,这是海南自贸港配合封关安排,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通行效率的又一重要举措,让海口在构建智慧化、高效化口岸管理体系上迈出重要一步,为全岛封关运作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目前,集中查验场通过科学规划交通路线、合理设置通道、智能设备精准识别以及高效引导,让货车通行顺畅,现场秩序井然。
“方便”是出岛货车司机通行后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有司机告诉记者,相较于从前,现在只需10余分钟即可完成查验全程。
经国务院批准,海南自贸港设立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其中,8个对外开放口岸分别为海口港口岸、洋浦港口岸、八所港口岸、三亚港口岸、清澜港口岸、海口航空口岸、三亚航空口岸、博鳌航空口岸。
这8个对外开放口岸也是“二线口岸”。此外,海南自贸港另单设了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两个“二线口岸”。
口岸通行更便利
“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是现阶段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措施的一个主要特点。封关后,海南自贸港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具体就是,以岛内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设置运行10个“二线口岸”,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岛内自由,就是在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
在“一线”放开方面,截至目前,86个国家可免签入境海南,免签政策全国最优。
在“二线口岸”运行管理上,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兼省口岸办专职副主任黄永红称,海南自贸港从4个方面采取创新举措,提升封关后的通关效率,保障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的便捷往来。
一是构建“一站式通关”模式。企业可以通过中国(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线上提前申报货物出岛信息,海关、安检等部门在“二线口岸”协同作业并下达放行指令,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站放行”。
二是实施“前推后移”。将原本在港口内实施的出岛农产品检测、通行附加费征收等管理事项,前推或者后移至“二线口岸”以外的区域开展,避免造成拥堵。
三是加强智慧监管。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加强海关、海事、边检、口岸运营单位等智能化建设,实现信息互通和监管互认。
四是强化信用管理。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二线口岸”封关运作信用管理办法》,建设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服务体系,对于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减少查验频次,方便快速通关。
全力做好封关准备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启动全岛封关运作。黄永红说,目前,10个“二线口岸”已满足全岛封关运作工作需要。
为做好封关准备,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印发“二线口岸”运行管理相关政策,海南配套制定10个“二线口岸”运行管理操作规程,农业、林业、交通等部门分别制定管理事项前推后移的具体实施方案,强化政策支撑,筑牢口岸运行根基,最大程度提升“二线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
同时,海南强化软硬件建设,高质量完成对外开放口岸升级改造和“二线口岸”查验设施设备共22个项目建设,完成货物、物品、人员、交通运输工具等四类通道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关智慧监管平台和运营单位生产作业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共用,夯实口岸基础设施。
去年来,海南陆续组织专项测试、专项演练和综合实战演练,持续优化口岸运行流程,确保“二线口岸”在封关后顺畅、高效运转。
依据“二线口岸”运行管理实际需求,海南合理配置各“二线口岸”岗位人员,强化口岸队伍建设,有效提升口岸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
黄永红表示,将持续开展各“二线口岸”压力测试,持续优化提升,确保“二线口岸”运作稳定、便利、高效,保障全岛封关运作平稳有序。(完)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