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险”协同发力 助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发布时间:2025-06-20 86 次浏览
人民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杜燕飞)上海港达成全球首个5000万标箱大港、洋山港开港迎来20周年、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实施……今年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跃升的新阶段。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中央金融委员日前印发的《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指出,深化航运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创新。《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明确,深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上海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航运相关企业提供融资、结算、保险等金融服务,开发航运特色金融产品,提高航运金融服务的专业化和便利度。
当前,越来越多的银行和保险机构正加大航运特色金融产品创新,提高航运金融服务的专业化和便利度。
日前,在2025陆家嘴论坛期间,中国银行和中国人保联合发布《共同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正式发布“中证中国银行—中国人保航运发展主题指数”。
据介绍,《行动方案》围绕金融服务航运安全、服务航运便利化、服务航运绿色转型三方面,推出十项具体行动措施,以银行保险合力推动航运全产业链融合扩容、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升航运金融和航运保险领域的话语权。
该航运发展主题指数则选取水路运输、港口运营、船舶制造、集装箱制造、港口机械制造、空中运输、空港运营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可综合反映航运业行业景气繁荣程度,体现航运企业的管理水平、盈利能力以及市场的供需情况。
“该指数的发布,将进一步增强航运、造船、港口、物流等航运产业链主体的融资便利性,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助力上海建成现代航运服务体系。”该指数编制团队相关负责人说。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服务研究室主任李志平此前表示,《行动方案》为金融在支撑、服务我国航运稳定发展和韧性运营等方面,提出了方向引领和建设设想。银行和保险机构创新合作,向市场释放出积聚更多力量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信号。
业内人士认为,通过“银行+保险”,可以丰富航运相关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形成“金融+航运”合力,推动航运全产业链融合扩容,进一步提升上海航运金融市场活跃度和国际竞争力,助力上海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本文标题:“银行+保险”协同发力 助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hangyun-74212.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韩新海运酝酿21亿美元大单!
- 宁波舟山港迎来史上最快中欧航线
- Kuehne+Nagel深化与ABB在智利的长期合作
- 前7个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3亿吨
- 山东港口首家虚拟电厂在日照投入运营
- 圆通新疆智慧科创园预计今年10月投入运营
- 韵达在上海举办成立26周年庆活动
- 外贸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双增—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运行月报(2025.6)
- 近5000公里、超137小时!粤港澳大湾区首开进藏集装箱班列
- 运输需求略显疲软 多数航线继续调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报(2025.7.26-8.1)
- 汉莎货运与CEVA物流签署SAF谅解备忘录
- 萨凡纳港:2025财年业绩表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