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重庆:力争今年底前实现15类数字单证上链超过50万票

发布时间:2025-10-16    6 次浏览

 

人民网重庆10月16日电 重庆在跨境交易数据建设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在10月15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金融赋能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王善礼介绍了相关情况。
王善礼介绍,近年来,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以数字赋能为突破口,推动口岸物流数字化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依托重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数字陆海新通道,围绕四向通道、铁公水空四种物流方式建设了智慧铁海联运、智慧长江物流、智慧跨境公路物流等一批综合应用场景,形成了一站式便利通关、一站式融资结算等重点能力,推动通道从“物理联通”向“数智贯通”升级,从“信息孤岛”向“多跨协同”迈进。比如,智慧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场景,通过主干线的数据链“一码通”,分别压减34%、25%流程,精简56%、40%单证,已服务运输21万标箱、19.8万标箱。
综合场景的创新,核心在于数据的融跨,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着力于推动跨央地、跨国际、跨省域、跨市内主体的数据共享,现已累计归集通关物流数据超过3.4亿条,共享调用7800多万次。跨省域,与广西、四川、陕西、甘肃、湖南怀化和上海等省市实现场景数据贯通。其中,与广西口岸办、北部湾港务集团等密切协作,共享出口通关、站港转运等9类关键数据;与上海亿通公司围绕江海联运探索两地“单一窗口”报关单、船舶信息等通关物流数据的互联互通。跨国际,与新加坡港务集团共享集装箱进出新加坡港状态和国际海运船舶动态等数据,已经超过144万票。 ? ?
王善礼表示,下一步,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将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的作用,重点推进3项工作。
其中,夯实数据基础,进一步深化与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国铁集团等中央单位合作,拓展数据共享的深度与广度。加快推动与新疆、云南、西藏等有关场景数据共享,尽快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13+2”所有省(区、市)数据全覆盖。同时以“一单两报”等业务模式为切入口,加快推动与泰国、越南和香港的数据合作,依托区块链等技术进一步完善构建可信数据空间,力争今年底前实现15类数字单证上链超过50万票,服务企业超过5000家。
拓展关键场景。将国际铁海联运、铁路联运“一码通”的成功实践复制推广到智慧跨境公路物流、智慧航空物流等场景。联合税务部门推动数字陆海新通道与国家税务总局系统对接,为通道沿线省区市发票开具与退税申报提供便利化服务。这其中主要包括出口退税申报的“智能配单”、电子化单证的备案服务、出口退税电子化单证实时调阅服务和辅助核实真实性等场景,预计今年底能够上线运行。
深化航运金融服务。加强与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船讯网等平台的数据合作,推动提单、境外报关单等关键数据的共享,构建高效服务体系。同时会同人行推动新型离岸贸易结算、服务贸易结算、贸易融资等场景,争取年底前上线,更好服务企业融资、结算和跨境资金流动。(胡虹、游晋宇)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