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机场飞鸟袭路人 疑为人工驱逐致鸟神经错乱

发布时间:2025-07-24    264 次浏览

 

图1:机场使用大型设备驱鸟。摄影:记者王颖

北京首都机场周边的市民近期频遭飞鸟袭击,到底是鸟儿偶然为之,还是因为外界干扰而变得性情暴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首都机场周边的鸟害防治和如何给这些鸟儿找一个安身立命的栖息环境成了两难的选择。近年来,首都机场引进了许多高科技驱鸟设备,如利用太阳能的驱鸟王,多功能驱鸟车,还为加强流动性驱赶,专门购置锣鼓钹,用敲敲打打的土办法将鸟吓跑。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鸟类组的相关人士表示,不排除机场周边因为人为干扰,鸟儿神经错乱,进而行为异常。

防止鸟撞飞机和给鸟安家陷入两难

首都机场周边群众近期频遭飞鸟袭击,他们大多被从身后俯冲下来的鸟儿啄伤头皮。到底是鸟儿偶然为之,还是因为外界干扰而变得性情暴戾?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首都机场周边的鸟害防治和如何给这些鸟儿找一个安身立命的栖息环境成了两难的选择。

飞鸟俯冲啄伤路人

李女士是机场的一名员工,每天步行上下班,漫步在树木茂密、空气清新的林阴路上,成了她最惬意的享受。可就在最近,一件事情让李女士很恼火,回想起来还有点后怕。那天下班后正走着,突然听见耳边“呼”的一声,她以为是什么东西砸到头上,马上感觉到头顶生疼生疼的,抬头一望,原来是一只鸟从身后袭击了她。“它大概是从空中俯冲下来,猛地啄了我的头顶一下,然后就迅速飞走了。我当时真是又惊又怕。”李女士回忆道。

李女士说,当时在路边有几个正在施工的工人,他们说这段时间不断看见有人这样被鸟袭击,当天大概就有六七次了,而且奇怪的是,这些鸟还专门袭击独自行走的路人。

第二天,李女士到公司医务室处理伤口。一位医生见状,居然诉说了跟李女士相似的经历,说她前几天骑车回家的时候看见一只鸟从前方袭击了一个骑车的人,那只鸟继而又停在了她的头上,当时吓了她一大跳。

李女士和同事们忍不住猜测,难道是路边林带里的施工造成鸟的栖息地被扰,无家可归的鸟儿性情“暴戾”,才对人类产生了报复的行为?

防止鸟撞机场苦心经营

北京首都机场位于温榆河畔,在严重缺水的北京,这里水草丰美,成了鸟儿们繁衍生息的天堂。特别是河畔近万亩的白蜡林,成了不少北京市二级保护动物夜鹭和白鹭的家。可是这也给繁忙的首都机场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按照中国民航总局的鸟撞事故底线,每十万架次航班起降,鸟击事件不得超过三起。但让自由自在的鸟儿“自觉地”远离飞机,简直是天方夜谭,唯有采取人为的方式对其加以驱赶。

为此,近年来,首都机场不断引进了许多高科技的驱鸟设备,如利用太阳能的驱鸟王,集驱鸟炮、高音喇叭等设备于一身的多功能驱鸟车,还为加强流动性驱赶,专门购置锣鼓钹,用敲敲打打的土办法将鸟吓跑,每年机场周边都要播撒药剂驱赶鸟儿和鼠蛇等鸟儿喜爱的食物,甚至上树捅掉鸟儿的窝。

就在今年的3月至5月间,机场周边还先后两次对树木、鸟巢施放了共计1000公斤的“鸟类驱避剂”,治理了928个鸟巢。据统计,目前白蜡林中夜鹭仅存20余只,已经有3000多只夜鹭迫于繁殖本能的反应,向温榆河下游方向搬迁,扩散距离超过12公里以上。

但鸟害防治单位之一民航华北局称,鸟群光顾机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迄今为止,航空界尚未找到有效的防止鸟撞飞机的办法。首都机场周边常见鸟类多达130种,夜鹭治理只是整个鸟害防治工作的一部分。

噪声能否让鸟儿“暴躁”

由于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周边轨道交通建设和现有机场的各项改造,机场周边大兴土木,原有的环境被改变了。村庄田舍被钢筋水泥替代,而各种各样的现代化车辆、工具发出机械噪声。鸟儿们不但要与“隆隆”的飞机起降声音为伴,现在又多了机械作业的施工噪声。

据了解,英国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皇家鸟类保护协会此前曾经出台一项研究显示,交通工具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噪声,已经严重影响了许多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鸟儿,有的在繁殖期显得性情暴戾,喜欢袭击人类,有的失去了原本甜美的歌喉,而变得只会发出一些刺耳单调的鸣叫声了。更糟的是,对于金莺、画眉鸟、杜鹃和喜鹊等鸟类而言,鸣叫声是它们找寻配偶的关键工具,噪声对它们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据李女士回忆,就在她被袭的当天,刚刚有一辆喷洒农药的车子经过,但是不知道到底是驱鸟药剂还是其他什么,只是气味很刺鼻,接着她就遭到了鸟儿的袭击。

不排除鸟儿“神经错乱”

为此,记者咨询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鸟类组的相关人士,专家表示,虽然不能确定袭击路人的鸟儿到底属于什么种类,但“这不排除机场周边因为人为干扰,鸟儿神经错乱,进而行为异常。”

据介绍,在北京,5至7月间正是鸟儿的繁殖期,本来鸟儿在这个时间段,出于对幼卵的保护等原因性情敏感,而外界的风吹草动就更容易打扰它们,更何况是有计划地洒药等人为驱赶。

事实上,在2004年,北京市爱鸟养鸟协会高级工程师王增年等15位专家提出,用大约5年的时间给在首都机场周边生息的鹭鸟“移民”。他们建议应用协调生物学原理,改造机场周边的白蜡林,在远离机场的区域创造另一个适合鸟类栖息的环境。当初专家们看中了北京北部地区的密云水库水域,打算在周围栽植大面积白蜡树,为鹭鸟建“新家”。这一建议刚一出台,立即引来了反对的声音,认为人为地干预鸟儿的生活条件,也是对自然规律的违反。搬家的方案不了了之。

一方面,驱鸟弊害是涉及民航安全的大事;另一方面,机场地区的鸟儿因为越来越多的外界干扰,休养生息的环境被人类打扰,防止鸟撞和给鸟安家陷入了令人困惑的两难境地。

图2:李女士被鸟啄伤的林阴路。

 

图3:机场驱鸟设备。摄影:记者王颖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