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京东物流2月将在香港提交IPO申请,市值能否冲破2500亿元?

发布时间:2021-02-02    413 次浏览

 

导读
2月2日消息,据路透社旗下媒体IFR报道, 京东 物流计划本月提交香港IPO申请。截止发稿日前,京东并未回应媒体有关物流业务上市的置评请求。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已有报道,京东已着手准备2021年让京东物流在海外上市, 交易对该业务的估值可能在400亿美元左右。

据悉,京东物流上一轮 融资 是在2018年2月份,融资金额为2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集团、腾讯以及中国人寿等多家机构。当时,从接近该交易的人士了解到,京东物流投后估值约1000亿元人民币。

前三季度,京东以开放物流业务为代表的的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258亿元,预计全年收入约360亿元左右。开放物流业务按占总收入的45%计算(服务于京东自营电商平台所得占收入比重约55%),可测算出 京东物流2020年全年总收入约为800亿元 。

2018年,京东物流预估的营收在450亿元,按照2018年融资时的投后估值1000亿元计算,PS值在2.22。按照顺丰控股2020年营收(超1500亿元)与现行市值(4875亿元)计算,顺丰控股的PS值约3.21。2020年2月底,顺丰快运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前估值30亿美元,折算为估值200亿元,2019年营收规模在125亿元,PS值在1.6。

如果按照测算,假定京东物流2020年营收为800亿元,对标顺丰,按照PS值3.2来计算,京东物流的估值在预计在2560亿元。

不难发现,京东物流在过去几年无论是营收还是估值都在高速增长,这也是“做了对的事情”以后的自然结果。那么, 过去十多年京东物流都走了“哪些路”?

京东物流的蜕变:全面开放价值显现

京东在2007年正式宣布开始自建物流,随后位于北京东三环的潘家园站的第一个站点正式营业,开启物流起航之路。

2012年8月,“京邦达”公司注册成立,京东物流拥有了自己的出生证。

数年间,京东物流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仓储、配送设施以及全自营的队伍,支撑了京东零售过千亿的业务规模。凭借快时效、高品质服务,京东物流的时效和服务标准已成为全球标杆之一。

京东物流的“快”核心在于“短链”,即依托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预测,建设越来越多的 仓库 ,使货物离消费者越来越近,减少货物的移动的距离。因此当时京东物流的模式是希望通过这种正向循环来提升消费者体验。

到2016年,京东物流全面转向开放化和智能化的时代,着手为产品筹备社会化开放。2017年4月京东物流正式宣布独立物流业务,以子集团形式运营。当时,京东物流还确立了一个目标:在五年后(2022年)成为年收入规模超过1000亿的物流科技服务商。

从最早的仓配一体化业务开放,到近年七大产品(供应链、快递、快运、大件、冷链、到仓、服务+)的推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20年11月16日,京东集团发布 2020年Q3财报 :2020年第三季度,京东集团实现 净收入1742亿元 ,同比增长29.2%;其中 净服务收入达到228亿元 ,占整体净收入的比例首次超过13%,体现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已显露出强劲的增长势能。另外, 京东的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为104亿元,2020年上半年为154亿元,可算出前三季度京东的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258亿元。


来源:京东集团财报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80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目前,京东物流运营的30座“亚洲一号”以及超过70座不同层级的无人仓,形成了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智能仓群。与此同时,京东物流在“千县万镇24小时达”的基础上,全力推动三年内实现“村村通快递”的目标。

总结京东物流过去十多年的发展, 京东物流已经打造一套非常成熟的仓、运、配的“销地供应链”服务。 去年以来,区别于过去多年持续建仓所擅长的“销地供应链”,京东物流开始产地上行,建设“产地供应链”。通过让货物直接对接到销地,以最快的速度,用短链,让产品实现“产地到全国24小时达”,这是开放市场的价值,同样与布局供应链上游端业务和下沉市场对应。

技术硬核升级,打造“物流科技综合体”

京东物流的目标是 成为全球领先的 供应链 物流企业 ,并将这个目标分为三个阶段,也称为“梦想三部曲”。

第一阶段, 通过全面开放,实现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转型; 第二阶段, 持续优化客户体验、提升产业效率、保持高质增长,3年内成为国内顶尖的供应链物流企业; 第三阶段, 持续强化技术的驱动,为全球客户带来价值,成为世界领先的供应链物流企业。

对京东物流而言,物流科技一直京东物流成长壮大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内, 技术驱动是降低成本唯一长期性手段,持续提升体验和效率; 对外, 前沿技术的突破创新,以及技术的产品化,能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对外加快技术产品化,可以 帮助JDL京东物流做实做强第二曲线 。

而在内在的变化上,去年8月京东物流也将组织架构升级为 “梦想787” : 即全国7大区域、8个前台和7个中后台。


制图:罗戈网

如果说2017年(成立开放业务部,并提高权限)和2018年(“1844”的体系:为前台、中台、后台三个单元)的两次比较大的组织架构调整,是让业务端拥有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权和决策权,把更多的经营目标下放到产品条线去,为京东物流创造更大的规模和营收。 此次“787”升级,服务经营的销售能力和产品能力将被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

目前,京东物流网络大规模铺设已基本完成,在下沉策略驱动用户增长,以及开放战略驱动物流社会化订单密度提升下,京东物流在市场上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去年10月京东物流科技品牌正式发布,京东物流打造的“物流科技综合体”生态也开始崭露头角。 下一阶段,京东物流也将在科技的驱动下,将业务向供应链上游延伸和布局国际业务。


来源:京东物流

这也与京东物流的 供应链物流、技术服务和全球化 三条增长曲线相对应。第一条曲线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仓、运、配、快递、冷链、大小件等供应链物流服务来为开放业务实现快速增长,现阶段正处于第二条曲线中,正依靠物流 科技 ,包括无人技术、价值供应链、云仓等应用为业务带来明显的增效降本。第三条增长曲线则是国际业务。

在京东物流内部有一句话叫做: 场景定义产品、产品定义能力、能力定义边界。 也就是说,京东物流这些年在直播、产业带、下沉市场等场景累积下来的服务体系未来都会变成产品,而这些产品会变成核心竞争能力,但一家企业再强,也会有自己的边界。那么,以“物流科技综合体”的形态,通过供应链能力为核心(科技产品、营销平台、云仓、供应链等资源能力),去聚合行业资源,构建供应链履约生态,形成一个开放平台,有效调动各价值链环节的社会资源。这也被京东物流称为 “1+N+X”生态 。

未来,在科技能力的赋能下,京东物流通过自己的 品牌、网络优势(空运、人车场的资源)、基础设施 优势所打造涉足物流多细分领域的“综合体”未来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间。这个“综合体”不但可以在物流每个细分市场建立较大优势,而且还能基于“新基建”为其他相关行业提供服务。

作者 | 小周伯通 来源 | 物流沙龙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推荐阅读

扫码添加小助理,邀您加入 物流交流分享群 (添加时请备注 “公司-领域-入群” )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