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

发布时间:2025-09-18    154 次浏览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

人民网香港9月17日电 (吴宇扬扬)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上午在特区立法会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也是其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这份题为“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的施政报告重点聚焦经济和民生两大关键领域,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
李家超当日表示,2025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这份施政报告既是香港全力“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加快迈向“由治及兴”的进程表,也是香港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实现突破新局面的策略部署。
2025年施政报告篇幅最长的一章是民生专章。李家超表示,“惠民生”是我的施政重点。本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一直致力拼经济、谋发展,提升经济长远竞争力,增添发展动能,目的就是要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实基础,增加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为更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施政报告中强调,务必加速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具体措施包括成立由行政长官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并为加快北部都会区发展订立专项法例。位于区内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将考虑以“边建设、边进驻”模式,让企业无须等待整区完成工程就可提早进驻。
在同日举行的记者会上,李家超阐释道,北部都会区面积占香港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并与内地形成优势互补,能够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展。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李家超强调,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一方面会巩固金融、法律等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包括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AI与数据科学等,以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提升经济效益。
AI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李家超进一步指出,特区政府已预留10亿港元,于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并将于今年内推出北区沙岭约10公顷数据园区发展用地作市场招标,提供先进算力设施,推动数据及AI相关产业发展。
此外,为巩固香港国际中心地位,施政报告公布一系列发挥香港制度优势的举措。金融方面,特区政府将加速发展新增长点,推动金融科技和绿色可持续金融发展;航运方面,将扩展跨省货运网络,大力发展高增值海运和专业业务;航空方面,将继续把握机场三跑道系统的新机遇,推进扩大“机场城市”;法律服方面,全力支持国际调解院工作,培育更多人才。
施政报告中提及,特区政府将多措并举,继续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协同发展,为经济注入新动力,提升香港吸引力。
在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方面,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全球唯一拥有5所百强大学的城市。特区政府会加速建设“北都大学城”,推广“留学香港”品牌,发展应用科学大学,积极发展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与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值得关注的是,施政报告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内地互联互通等方面继续提出多项举措。李家超说,未来将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主动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同时,将继续深化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提升人流、物流、数据流、资金流的流通。
“今天的香港,站在迈向‘由治及兴’的关键节点,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李家超表示,这些转型背后,承载着无数香港人拼搏奋斗的故事,靠的是改革变通和自强不息。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