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发布时间:2020-09-09    663 次浏览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导读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对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也将是重要因素 ,所以今天笔者就用东海期货研究所的一张图把它讲明白: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新型城镇化 和 新基建 投资,一方面在供给侧支持企业主导 产业升级 ,另一方面在需求侧引导居民进行 消费升级

最后再以“内循环”去重塑“外循环”,打开世界需求窗口,实现经济升级。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60.6% 上升至2030年的超过 70%。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公共设施产业(如交通物流设施、智能快递柜等) 带来发展机会,大型城市圈存在 区域内大型物流枢纽 的巨大需求,物流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新基建”成为必由之路。 新基建七大核心领域几乎涵盖了产业链各大要素,是对整体供需网络链条的供需关系进行全面 数字化与智能化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强体验、高效率、低成本 ,是行业持续探索的方向。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3)AI调度算法: 物流行业具有强网络化效应和规模化效应,通过数据智能技术的引进,能够在规划调度层满足物流业务战略的同时,系统性降低物流网络的成本。例如:大规模运输路由网络规划可抽象为混合轴辐式网络设计问题,通过数学模型和智能算法综合考虑全网时效、流向、流量、车型、体积、成本、波次、物流服务商等资源限制条件,规划输出路由设计及网络时效方案。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品牌化是国内企业的必经之路 。国货崛起并不是货的崛起,而是牌的崛起。以日本为例,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里描述了日本90年代国货品牌崛起的三个原因:


中美冲突、经济换挡、产业链成熟, 出现了惊人的巧合,所以在内循环这盘大棋里“国产品牌崛起”是没有悬念的。


去中心的多元化 (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拼购电商、以云集为代表的社交分销电商、以抖快为代表的直播电商等),其手中掌握的低端粗放地供应链亟需寻求 “优质的高性价比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 新出路,因为其“低客单价”的货类很难形成供应链的规模经济效益。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小家电、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小食品、美妆、服装鞋帽。 而巧合的是,可以发现服装类、美妆护肤类、鞋帽饰品、爆款神器(小家电)、食品生鲜这些行业正是 当下直播电商的最先受益者


“供需高效匹配连接器” 平台流量助推其流量提升、形成商品转化,直接与供应链产生连接,前端销售数据可快速反应到后端供应链,加速供应链短链化发展。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高性价比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商 ,为其 管理和调度最优的社会仓储及运力资源 ,解决其自建物流无法触达的业务边界,需要物流企业构建 产地仓,经济快递,整车运力 等能力。



6亿人 每月平均收入 不足1000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相关数据,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共40%家庭户对应的人口为6.1亿人,年人均收入为11485元,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若每月增加1000元,新增加收入大部分都要去消费,而对于月收入10万元的人,每个月再增加10万基本都会拿去理财。所以对于政府,调整收入分配,倾斜给100个月收入1000的人,优于给1个月收入10万的人,这是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

西安、成都、重庆、昆明 逐渐变成了新的“桥头堡”。而对物流行业最大的影响就在于产业转移激发的 “中西部物流循环” 和以 “中欧班列为载体的内外循环体系“ 的构建。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消费3C产业链 短板,并尽快通过发展 以汽车为主的新能源产业 、替代被掣肘的能源消费行业, 所以未来将激发这两大产业链条上下游产业的新一轮演进发展。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新知图谱, 都在说内循环,关于内循环下的物流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55-60年 左右就会出现一次交通运输网络的迭代升级和领先运输模式的转变,所以预计在 2025年左右 会发生模式转变且新运输模式持续发展至 2050年

高铁货运网络 可能成为下个物流网络和供应链变革要素,既解决了普通铁路的时效问题又解决了航空的高成本难题,极大地加速了 生产要素流通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