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为何能够逆势上扬?
发布时间:2020-06-01 540 次浏览
5月2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视频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会上,他两次以铁路为例,并高度评价中欧班列“成为欧亚大陆之间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路’。”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运和空运遭受重大负面影响,运行不畅,与此同时,中欧班列货运量逆势增长。并成为国内企业向欧洲地区运输货物的首选。
对此,笔者认为,对于从事中欧班列运输或者期待通过中欧班列向外发运的企业来说,当下有三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疫情期间的中欧班列运行状态到底如何?二是中欧班列当前发运有哪些注意事项?三是如何借助中欧班列实现货物进出口的扩大?
中欧班列运输量逆势上扬
那么,和空运、海运相比,中欧班列在疫情期间表现如何?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数据显示,1月1日至5月22日,中欧班列共开行3626列、运送货物32.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6%和30%。其中,累计发运防疫物资超128万件,共7854吨,主要到达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捷克、波兰、匈牙利、荷兰、立陶宛等国家。在海运和空运遭受重大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中欧班列实现逆势增长。
在笔者看来,中欧班列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欧班列能够满足防疫要求。因为中欧班列是分段运输的,整体而言,是从中国运输到多斯托克,然后换装到独联体国家列车,接力前行。
第二,中欧班列弥补了空运和海运在疫情期间出现的不足。以空运为例,因为舱位相对少,装载体积受限,大批量货物无法实现运输。在本次疫情暴发后,前期,中国需要从欧洲进口大批量的口罩,后期,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欧洲国家又急需从中国进口大批量口罩,而这些物资,仅靠空运是不能满足的。
而海运虽然载货量大,但是因疫情期间生产节奏受到严重影响,产量无法达到满载,导致班轮拖班严重,甚至出现频繁缩减班期的现象,难以满足客户对于运输时效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中欧班列的优势得以凸显。目前,中欧班列每列能够装载41~50个标准集装箱,能够在短时间内凑足货物,不管是去程还是回程,都有更多的灵活性,这也是它能在疫情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重要原因。
第三,在疫情期间,中欧班列保证了持续开行。各地方平台公司,在疫情发生后,很快就恢复了铁路运输,将一些不能通过海运运输的紧急货物迅速转移到铁路上,保证了国际供应链的稳定。
正是因为这些优势,疫情期间部分重点物资得以顺利进出口。比如,口罩类防疫物资用品,超市售卖的各类日常生活必须品以及快消类及相关产品,等等。疫情期间,因海运不能保证运输时效,一些企业就将需要进口的货物从海运转移到铁路运输,促使铁路运输需求猛增。
各方应注意运输问题
当然,中欧班列在展现优势的同时,随着货量增长在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是东西向货源的平衡问题。因为到了三四月份,国内大量工厂复工以后,出口量的猛增造成去程班列远大于回程班列。尤其在欧洲的疫情暴发后,一些国家出台了疫情防控措施,大量的超市、商场等消费场所关闭,一些生产企业停工,特别是汽车行业,导致从欧洲进口的货源相对减少,出现东西向货源不平衡现象。
其次,是货量的猛增,导致转运负担加重。一方面造成部分路段堵车,回程货源较少,车板不能及时回到多斯托克;另一方面因为欧洲采取的一些禁止措施,造成卡车、仓库等转运资源不足。
上述因素,导致西向货源到站后无人提取,造成因集装箱积压出现车站拥堵的问题。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针对当前的中欧班列发运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第一,安全问题。疫情期间,特别是当前西向的货量上涨非常明显,而此前无经验可借鉴,因此,每一个货代公司及客户均应注意安全问题,尤其是那些此前以海运为主的客户,没有使用过铁路运输服务,更加需要消除安全风险。
以装载平衡为例,铁路的运输要求远大于海运。以危险品运输为例,铁路的要求与海运也是不同的,要做好装载和加固工作,注意整体的安全性。
第二,与收货人保持沟通,要保证到达目的地后能够及时、正常提货。按规定,如果收货人无法正常提货,就会产生超期堆存费。此外,欧洲的海关方面还规定,如果在3个月内没有提货,就需要办理退运。
因此,笔者建议,如果客户无法及时提货,或者货物非急需货物,可以在国内堆存、延期发货或者选择海运,这样就能减少损失,同时减少陆运拥堵。
第三,在防疫物资的出口方面,应认真检查和核实相关出口要求。对于防疫物资的出口,我国相关方面并无充足经验。无论是对出口贸易商、生产企业还是海关部门而言,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就拿核酸检测类的物资来说,在疫情出现之前,我国相关企业是没有出口经验的,包括海关部门在该方面也无出口监管经验。
这就需要在发运这些物资之前,一定要认真检查和核实其是否符合中国海关的出口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运到欧洲之后,就会被退运,甚至影响国家声誉。
另外有一些物资,如洗手液,因为产品成分中含有酒精,因此在铁路运输方面属于危险品,暂时不能发运,目前铁路部门正在研究是否可以放开一部分。类似这种与政策相关的信息,各方也应注意及时查看了解。
第四,相关贸易条款问题。目前欧洲的卡车运力较为紧张,造成运费上涨,这部分费用是由发货人承担还是收货人承担,不同的贸易条款有不同的定,因此要提前做好准备。
借助中欧班列扩大业务范围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在享受中欧班列带来的运输便利的同时,也可以借助中欧班列实现进出口业务的扩大。
比如,当前防疫物资的发运,就是难得的市场机遇。众所周知,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强制要求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造成口罩进口量暴增,包括未来,欧洲市场对于口罩的需求依然会持续,这也是我国贸易商难得的机遇。
对于贸易公司来说,口罩出口需求比较大,对于货代来说,运输业务需求自然会更多。所以业内企业也要抓住这个机会,扩大业务覆盖范围。
此外,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现阶段中欧班列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以西安到德国穆克兰港的班列为例,整个运输时间可以缩短到10天,加上两端的运输时长,是可以跟空运媲美的。目前一些通过空运运输的防疫物资,一直在机场等候排班,事实上,空运加上排队大概也需要一周到两周的时间。这是笔者为何建议可以考虑用铁路运输替代一部分空运的主要原因。
因此,当前,业界应该充分利用好中欧班列的这些优势,说服更多的新客户,比如原来通过海运或者空运运输,未进行过铁路运输的客户,在这段时间尝试使用中欧班列的服务。
对于下一步的中欧班列货量及货源组织来说,笔者认为,增长空间依然很大。部分欧洲国家,如德国等计划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样就会带动一部分回程货源的增长,而相关环节企业也应该尽早制定计划,做好回程货源的揽收工作。
比如,3月28日,北京跨欧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就与俄罗斯铁路物流进行了一项食品运输测试,测试结果很成功。这意味着,未来欧洲食品类的产品是可以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到中国的,这相当于打开了一个回程货源的渠道。
在此,笔者希望业界企业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开发更多的回程货源。
*作者系北京跨欧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本文标题:中欧班列为何能够逆势上扬?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zhongouzhuanxian-12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