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船东呼吁提高符合 HKC 标准的回收能力
发布时间:2022-04-14 191 次浏览
亚洲船东协会(ASA)指出,“许多国家”迫切需要更多的船舶回收能力,以应对预计明年售出的船舶回收量接近翻番的局面。
由于国际海事组织对碳的新规定,2023年及以后可能去回收场的旧船数量将激增,这可能给全球回收能力带来严重压力。这是亚洲船东的结论之一,他们的ASA船舶回收委员会(SRC)在3月底召开了临时会议。
该协会今天早些时候发表声明,对缺乏符合国际海事组织香港公约*的现有设施表示关切。尽管该条例在2009年5月通过,但仍未生效。
SRC提请注意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的统计数据,该数据显示2021年的回收量为2430万载重吨,预计2022年将达到类似水平。然而,SRC表示,由于更严格的法规,总量预计将在2023年达到4550万载重吨,以及更广泛的“绿色”压力。
印度的许多拆船厂都获得了由主要船级社颁发的IMO公约所要求的符合性声明(SoC)。然而,到目前为止,孟加拉国只有一家工厂获得了SoC;巴基斯坦没有。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香港公约》批准程序条款,中国是唯一可以触发一次批准的国家。然而,虽然中国过去在拆船方面很活跃,但近十年来在这一领域并不活跃。尽管如此,SRC表示:“我们希望中国作为维护全球环境保护的领导者,将在今年内着手批准该公约。”
声明还强调了亚洲船东对高回收标准的承诺。“ASA SRC坚定地致力于通过促进环保船舶的回收来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该协会宣布。
由于IMO公约的批准进展缓慢,第二套标准是在欧盟船舶回收条例中规定的,这使得这一背景更加复杂。这就对寻求回收船舶的欧盟船东施加了限制,这些船舶必须在欧洲联盟(欧盟)批准的设施中进行处置。这些规定与国际海事组织《香港公约》的规定不同。
时至今日,在印度次大陆上,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报废船舶都是在这里处理的,没有一家船厂经过欧盟的验证。
本文标题:亚洲船东呼吁提高符合 HKC 标准的回收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chuandong-3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