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不断,越来越多的外国船东正在返回中国船厂!
发布时间:2025-05-06 235 次浏览
在美国推进《301调查》、试图通过港口费用与建造限制施压中国造船产业的背景下,一度曾有观点担心国际船东将回避中国造船资源。然而,2025年4月以来市场走势表明:越来越多的外国船东正在重新回归中国船厂,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船舶工业体系的高度认可与信任。
从加拿大Seaspan到希腊Dynacom、泰国RCL,再到欧洲航运巨头CMB.TECH,国际航运界正在“用脚投票”。即便政策压力未解,全球主要船东依旧坚定将新造船订单交付给中国。
一天之内,中国船厂获20艘新单,船东信心强势回归
4月29日,中国船厂接连签下两笔重磅订单,标志着“外资船东回归潮”的实质性启动:
Seaspan与外高桥造船签署6艘100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该项目预计2028年交付。据Alphaliner与TradeWinds报道,新船“极有可能已获得长期租约”,且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展现对中国制造和金融制度的高度信任。
中远海控旗下东方海外订造14艘18500TEU甲醇双燃料绿色巨轮,投资总额高达30.8亿美元,交付期为2028至2029年,建造方为南通与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这是近年来全球最大规模的绿色集装箱船订单之一。
两笔订单共计20艘大型集装箱船,覆盖绿色技术、自主设计、智能制造和金融创新多个维度,成为对“中国造船不可替代性”的集中背书。
欧洲与东南亚船东陆续归队,中国船厂订单热再起
除了Seaspan和中远海控的标志性订单,越来越多国际船东正重新启动中国建造项目:
希腊Dynacom已在New Times Shipbuilding下单2艘159,000载重吨苏伊士型油船,表明该全球最大油船船东对中国建造体系的信任回升;
希腊Angelakos宣布在南通与大连中远川崎订造8艘82000载重吨环保型Kamsarmax散货船,部分合约源于2023年探讨但在近期最终敲定;
泰国Regional Container Lines(RCL)新增4艘箱船订单,包括2艘4400TEU和2艘11000TEU,均由中国CSSC集团旗下船厂建造(据传可能是黄埔文冲),RCL新船计划已增至17艘;
恒力重工获MSC签单6艘22000TEU LNG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绿色船型领域的地位。
4月30日,苏美达船舶旗下新大洋造船与日本船东春日海运成功续签2艘皇冠63 PLUS散货船新造船合同。
订单分布广泛,涵盖油船、散货船、箱船乃至绿色动力船型,显示出中国船厂在全球造船市场的技术覆盖力与承载能力。
来源:信德海事网专栏
本文标题:订单不断,越来越多的外国船东正在返回中国船厂!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chuandong-7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