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亚欧航线注意!港口严重拥堵,船期延误创新高,有延误长达41天!
发布时间:2022-05-20 102 次浏览
该机构调查了许多往返北欧港口的航次的延误情况。根据调查结果,集装箱在码头堆积以及内陆交通进一步缺乏运输能力,导致船公司亚洲和北欧之间的航线出现了相当大的延误。
Alphaliner表示:“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北欧主要港口外等待可用的泊位。北欧集装箱码头的堆场密度过高以及内陆运输瓶颈正在加剧港口拥堵。”
据计算,目前部署在该航线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平均需要101天才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往返航行,Alphaliner解释道:“这意味着它们下一次往返中国的时间平均要晚20天,这迫使航运公司取消了一些航次,因为没有(替换)船可用。”
通过对5月1日至15日这段时间内往返中国的27个航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海洋联盟航线的船期可靠性相对最高,平均延误17天;其次是2M联盟,平均延误19天;THE联盟运营商的表现最差,平均延误32天。
然而,该船直到4月2日才抵达阿尔赫西拉斯,并于4月12日至15日停靠鹿特丹港,4月26日至5月3日在安特卫普港遭遇严重延误,5月14日抵达汉堡港。MOL Triumph终于有望在本周启程返回亚洲,比原计划晚了41天。
据悉,4月初,鹿特丹港务局首席执行官表示,仅鹿特丹港就有8000个工作岗位空缺。该港是欧洲最大集装箱港口,目前所有部门共有8000个岗位空缺。在短短几年内,空缺岗位增加了四倍。
本文标题:走亚欧航线注意!港口严重拥堵,船期延误创新高,有延误长达41天!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gangkou-32498.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King Ocean Services宣布危地马拉码头收费增加
- DHL报告:在第二季度收入有所下滑
- 厦门港务确定收购集装箱码头集团定价,推进福建港口资源整合
- 噩梦来临,大量船舶或面临双重罚款!
-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 收购Schenker有助提高DSV第二季度的航空货运量!
- 燃油附加费准备是与垄断联动还是与市场联动
- 中蒙最大陆路口岸累计通行中欧班列突破20000列
- 通江达海 链动八方!济宁聚力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 环世物流赴港上市收证监会反馈
- 交通运输部:7月28日—8月3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高丽航空客机降落平壤出意外 没有乘客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