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大潮席卷!掌握这3点,帮你避免供应链岗位被机器取代
发布时间:2022-05-10 152 次浏览
导读
供应链岗位会被机器取代吗?
一、自动化替代人工的启示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现磨咖啡已可以实现全自动,那么,以后咖啡师会不会都失业呢?我觉得是有可能的。
以星巴克为例,他的产品是 高度标准化 的,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门店,喝到的咖啡味道应该都是一样的。这是星巴克的财富密码,也是被咖啡爱好者诟病的地方之一。
星巴克为了追求一致的咖啡风味,使用 统一采购 的咖啡豆,使用 统一的设备和流程 来烘焙豆子,使用 统一规格 的咖啡机,最后由通过 统一培训 的咖啡师制作饮品,这样才能保证所有门店的咖啡味道是一样的。
当我们回顾星巴克整个供应链流程的时候,发现咖啡师的作用是有限的,他们只是根据既定的操作流程生产(做咖啡),完成最后的产品交付,把咖啡递给顾客,仅此而已。
机器人的出现,完全可以替代咖啡师的角色。如果说咖啡师有增值的服务,或许是提供一些隐藏的菜单,或许是与客户闲聊增强满意度。
随着在线点单,外卖“专星送”和门店取餐“啡快”模式的出现,顾客不需要与咖啡师交流,就能获得一样的服务,对于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来说,新的模式简直就是福音,他们不需要被咖啡师的推销打扰,可以气定神闲地选择定制化的饮品。
未来的连锁咖啡品牌运营模式可能是这样的,在店里配备 全自动咖啡机器人,以及少量的咖啡师处理机器 做不了的事。
因为,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它们不用休息,可以24x7工作,而且不会出错。
这种由机器人和人工混合的混合作业模式已经落地了。高速公路收费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国高速收费关卡已经全面推广ETC,只保留少量的人工通道,在未来ETC通道占比会越来越高。
曾几何时,高速公路收费员是一份香饽饽的工作,收入稳定而且不累。随着ETC的兴起,大量收费站人员被迫转岗,年轻人还有机会,但是中年人再就业相当有难度。
当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句再见都不会说。
职场打工人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后疫情的时代,自动化机器人的程度会越来越高,这就是未来的大趋势,任何人都扭转不了。供应链从业者们,上面提到的小故事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呢?
二、供应链管理中的流程机器人应用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在供应链中,机器人和自动化已经从边缘变成了主流。
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工业机器人的年安装量将从2015年的45万台增长到到2022年的60万台。
新冠病毒疫情造成了劳动力短缺,加速了机器人技术推广的进程。机器人不用保持社交距离,也不会被隔离,是对抗疫情最佳的劳动力资源。
机器人应用或许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但 未来已不遥远 。供应链中的这些岗位很可能会被自动化和机器人所代替。
1.采购
物料采购是 重复性的工作 ,在系统的供应商清单中选择价格最低的。根据系统里的库存和未来需求,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最小起订量和交货提前期等,决定要采购的物料型号、数量,以及到货日期。
这项工作没有太多技术含量,当采购订单SKU数量很多的时候,RPA的优势就体现出来,机器人可以快速进行计算,而且不会出错,严格按照系统设定的参数和规则,批量地下达采购订单,这是体现机器人高效率的绝佳场景。
采购员还是需要配置的,但只需要保留极少数的人员即可,对于数量或金额存疑的订单进行人工审核。
2.客户出货
安排出货是根据客户订单到货日期先后或是优先级规则,并不需要太多人工干预,完全可以有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操作,再配备少量人员即可。
只有当产能不足,原料短缺的情况出现时,需要人工介入判断先发哪个订单,或满足哪个客户,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业务规则,自动进行出货安排。
3.供应商货款付款
根据付款的条款中的账期,比如有60天90天,在收到货物以后,核对仓库的入库单、供应商发票和采购订单,当这三项都一致时,财务就可以安排付款。核对工作完全可以由机器来完成,只需要少量人员与机器配合工作。
4.仓库保管
传统仓库的一些弊端,如人工成本高、管理效率低、出错率高等难题都被搭载物联网技术的SAP EWM系统轻而易举地搞定了。
未来供应链管理的业务场景,很有可能如同咖啡机器人那样, 大部分重复性的工作由机器人完成,只配备很少的人员,用来审核机器执行的结果, 或是处理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手工调整的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操作岗位会被机器替代,人员被优化是迟早会发生的事。现实是很残酷的,科技在让人类生活变得美好的同时,也让一部分人失去了原有的工作。
职场人士应该有一定的觉悟,抛开不切实际的幻想,努力让自己不会被机器取代。为了实现这点,我们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三、职场人士的主动应对之策
1.宏观
宏观是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一些行业被机器替代如果是不可挽回的趋势,个人再怎么努力恐怕也是徒劳。
俗话说: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当我们已经察觉到这种趋势,例如高速公路全改为ETC收费,我们就要早做准备,趁早更换一个行业。
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
科技进步是会让一些工作消亡,比如汽车的发明让马车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我们也不用过分担心, 科技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自从1950年到现在,世界上的总人口从25亿增长至80亿,但是就业人数却比70多年以前要高,这是科技带来的进步,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2.微观
微观就是在公司里,如何让自己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人,换句话说,要让公司和老板 觉得你很有价值,能够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
你的能力是与众不同的,是大多数人都不具备的,而且这项能力能够搞定棘手的问题。
公元前260年,秦国在长平一战中击败了赵国军队,然后长驱直入,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王派出著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前去楚国求援。
临行前,平原君的门客 毛遂 自我推荐,一同出使楚国。等见到了楚王,平原君好说歹说都没能说服对方,最后毛遂挺身而出,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勇气,陈述利害,劝服楚王同意派兵去救赵国,解了邯郸之围。
毛遂展示出了他独特的能力, 连他老板都没有搞定的事情,他一出面立刻就解决了。 回到赵国后,毛遂也被拜为上卿,并留下了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 毛遂自荐和脱颖而出。
3.不要畏惧,持续学习
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冠军谷爱凌曾说: “I Admit It. I’m in Love With Fear.” 意思是“我承认。我爱上了恐惧。”在她看来,恐惧实际上是三个不同感觉的总称: 兴奋、不确定性和压力。
谷爱凌的成功之处是把未来的不确定性转变成为良性的压力。积极乐观地看待挑战,给予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我有一个前同事,他一听到公司业绩不佳,可能要裁员,就开始惴惴不安,想着会不会裁到自己头上。
如果持有这种心态,人也会变得更为消极,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领导看在眼里,也会认定此类员工不能为公司带来更多价值,会影响团队的士气,自然会被列入优先裁员的名单。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与其生活在恐惧之中,不如勇敢地突破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自我学习、自我成长,不断增强职场的竞争力。
自动化是大势所趋,迟早会抢掉部分人的饭碗,供应链管理也不能幸免。在历史车轮下,职场人士应该不断审时度势,分析自己所处行业的前景和个人竞争力,通过持续学习,打造出个人独有的竞争优势,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作者 | 卓弘毅 来源 | 弘毅供应链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物流沙龙立场
罗戈直播5月日历
▼
本文标题:自动化大潮席卷!掌握这3点,帮你避免供应链岗位被机器取代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gongyinglianwuliu-31992.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全球首台船用氨燃料二冲程发动机成功安装
- 新新运航运将收购俄罗斯港口股份
- 效率飙升!2分钟!轻松搞定”门到门”运费!
- 上半年“钱凯-上海”海运航线带动上海对秘鲁进出口值大幅增长34.9%
- 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再造航空口岸物流通关流程
- 运价7连跌!波斯湾12.8%、南美7.8%、美东6.5%!
- 广州港穿梭巴士织密大湾区物流网络
- 通辽机场场务人员起早贪黑积极保障飞行安全
- 报告:各贸易航线间的主要空运费率差异明显
- 国际民航早报|虽缺发动机,空客仍坚持820架交付目标;卡航希思罗航班量将增至每天10班!
- 阿里CFO回应3800亿+500亿投资
- 乘客充电宝掉入座椅缝隙 韩亚航空一航班紧急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