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战打响!集运公司调整运力布局
发布时间:2025-03-06 153 次浏览
面对中美全面打响“关税大战”,班轮公司已开始从跨太平洋航线中逐步撤出运力,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3月3日,特朗普政府正式签署行政命令,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提升至20%。与此同时,中国迅速反制,自2025年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小麦、玉米及大豆等进口农产品加征关税。
市场普遍预期关税战将导致集装箱运输需求萎缩。从2024年美国大选以来的进口数据及未来几个月的预测来看,市场正经历“抢跑—回落”的周期波动。
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NRF)与Hackett Associates联合发布的预测显示,2月美国主要集装箱港口进口量预计小幅回升,而3月作为传统淡季,进口量仍将同比增长11.1%,达到214万TEU。然而,增长势头在4月后预计显著放缓:4月进口量预计为218万TEU(同比增8.2%),5月为219万TEU(增5.4%),6月则回落至213万TEU(同比下降0.6%)。
由于担忧前期“抢运”透支后续需求,班轮公司纷纷调整运力布局。
地中海航运(MSC)成为此次撤退潮的“领头羊”。该公司宣布无限期搁置原计划新增的第五条亚洲—美国西海岸航线“Mustang”。MSC表示:“鉴于当前跨太平洋市场的严峻形势,我们决定将原本用于Mustang航线的运力重新调配至全球其他航线,以优化资源配置。”
“Mustang”航线最早于2024年11月对外公布,作为MSC独立东西向航线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自今年1月以来,亚洲至美国西海岸航线的运价持续跳水,从近6000美元/FEU跌至3月3日的3451美元/FEU。
尽管美国进口商为规避关税上调风险而加紧发货,但运价仍持续走低,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MSC已开始将其24000 TEU级超大型船舶从部分航线撤出,例如将原用于亚洲—北欧航线的运力转向地中海和西非市场。与此同时,Linerlytica报告指出,海洋联盟(Ocean Alliance)成员——达飞、中远海运、东方海外及长荣海运也决定推迟原定3月新增的亚洲—北欧航线。
在MSC采取行动之前,由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阳明海运和HMM组成的Premier联盟已宣布推迟原定5月开通的两条跨太平洋航线。
本文标题:关税大战打响!集运公司调整运力布局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guanshui-69190.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奥克兰港:增强数字能力以提高运行效率
- 天津国际邮轮航线复航两周年 东疆边检累计查验邮轮超400艘次
- 随着旺季临近,加拿大邮政罢工对企业影响上升
- 机场雷达光缆被挖断事件不属于警方处理范围
- 达飞:调整从所有出发地到西非的港口拥挤附加费
- 中远海运,首艘改装完成!
- 福州港跃居2024全球港口绩效指数第二
- 运输需求表现疲软 欧美航线运价下跌—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报(2025.9.13-9.19)
- 宁波远洋投资成立一家新公司
- 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海铁江”联运无缝对接
- 2025散杂货船舶投资和经营论坛成功举办!
- 国产汽车“出海”添新通道 上海南港码头新开澳新直航班轮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