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zada搭建“立体跨境物流网”,三种模式升级出海基础设施
发布时间:2020-09-17 528 次浏览
“今年双11前,Lazada搭建‘立体跨境物流网’”,9月17日,Lazada跨境业务总经理炜臣在Lazada商家大会上表示,通过集货直邮、海外仓备货、国内中心仓发货三种模式,帮助国货商家加速拓销东南亚。
“成本、时效是Lazada加速中小商家出海东南亚的关键词”,在炜臣看来,未来“亚洲互通包邮圈”将商家出海从原来的集货直邮形式,升级成中心仓、海外仓备货模式相结合的共生模式,实现每仓发多国。
(Lazada升级出海物流服务)
Lazada针对不同类型商家需求,配置不同的物流服务模式。
海外仓备货模式基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站点搭建的海外仓仓储网,为商家提供仓内商品存储、拣货、打包、发货、配送一站式服务。
对于垂直品类的跨境商家来说,遇到大件、高价值、高动销商品,海外仓备货模式具备提前备货、本地发货的时效性优势。
集货直邮模式基于Lazada在深圳、义乌、香港的集货仓,实现国内商品直邮东南亚。对于中小商家来说,他们缺乏供应链仓储能力,对成本,物流价格尤为敏感,供应链回款周期需控制在2个星期左右,集货直邮模式是最佳选择。
除了海外仓备货、集货直邮模式,商家还可选择国内中心仓备货模式。
国内中心仓发货模式为跨境商家提供仓储及订单管理服务,将提供To C端订单履约和To B端大货调拨两种服务。商家只需备货在中心仓,自动履约消费者订单的同时,平台根据东南亚6国的销售情况向海外仓按需调拨,帮助商家更灵活补货。
8月底,Lazada国内中心仓一期深圳、香港两仓试运营,商家直接备货到深圳、香港中心仓,可发往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数据显示,第一期入驻中心仓的16个商家,成交额在Lazada9.9大促中高达17倍增长。
阿里巴巴“春雷计划”下,Lazada加强数字化、智能化物流建设,深化仓网布局。炜臣表示,未来要把物流网络建设得如同水电煤一样,成为跨境供应链稳定的基础设施。
本文标题:Lazada搭建“立体跨境物流网”,三种模式升级出海基础设施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haiwaicang-16404.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韩新海运酝酿21亿美元大单!
- 宁波舟山港迎来史上最快中欧航线
- Kuehne+Nagel深化与ABB在智利的长期合作
- 前7个月长江干线港口货物吞吐量超23亿吨
- 山东港口首家虚拟电厂在日照投入运营
- 圆通新疆智慧科创园预计今年10月投入运营
- 韵达在上海举办成立26周年庆活动
- 外贸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双增—我国规模以上港口运行月报(2025.6)
- 近5000公里、超137小时!粤港澳大湾区首开进藏集装箱班列
- 运输需求略显疲软 多数航线继续调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报(2025.7.26-8.1)
- 汉莎货运与CEVA物流签署SAF谅解备忘录
- 萨凡纳港:2025财年业绩表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