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运保险保费创历史新高
发布时间:2025-09-10 401 次浏览
据该组织内部统计师Veith Huesmann在周一的新加坡会议上的演讲披露,2024年该细分市场的总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5%,达到399.2亿美元。
然而,负面迹象在于增速明显放缓:2023年该行业增长5.9%,而此前一年增长则为8.3%。
这一发现与近期经纪公司的报告一致,后者显示,海运保险主要板块(包括货运险、船体与机损险)费率正在走软。
货运险依旧是最大险类,占所有海运保费的56.7%;船体与机损险(H&M)位居第二,占24.2%;海上能源险占10.9%;海上责任险占8.2%。
影响保费趋势的因素包括:全球贸易活动与交易量;资产与大宗商品估值波动;货币变动与汇率波动;影响稳定性的政治和地区性发展;以及市场承保能力等供给端动态。
从地区来看,欧洲仍占据最大份额,但其整体占比正在下降;与此同时,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保险公司)在增长,IUMI认为这是长期趋势,并非短期变化。
从国家来看,货运险市场最大份额来自中国(17.6%),其次是劳合社(9.7%)、美国(6.9%);巴西与德国均为4.7%,略高于伦敦公司市场的4.3%。
2024年亚太市场贡献了全球增长的60%,亚洲与欧洲的差距正在缩小。
货运险的赔付率(已发生赔款与调整费用/已赚保费)连续第七年下降,延续了下行趋势。
目前的情况似乎是,在没有一次性大额事故的情况下,日常赔付水平仍能吸引资本流入,从而带来新进入者和回归者。但随之而来的承保能力过剩,也导致部分市场竞争加剧。
船体市场最大的几个区域为:北欧集团(12.9%)、中国(11.6%)、劳合社(8.7%)、新加坡(7.9%)、伦敦公司市场(7.4%)。
与货运险不同,船体险的赔付率却在上升,过去五年持续增加。
产能过剩导致2024年市场初现走软迹象;供给端的动态表现为更多管理总承保代理人的出现,以及跟随市场(follow markets)的增加。
与此同时,改道航行的情况增多——尤其是船东避开红海,转而绕行好望角——导致天气所致损害增加。
另一些压力因素还包括:全球船队平均船龄上升(更多船东选择延迟拆解)、以及成本通胀,这些都推高了推定全损(constructive total loss)的可能性。
对于P&I(船东互保协会)的情况评价较难,因为国际保赔集团已引入新的报告标准,固定保费产品不再纳入统计,导致无法与过往年度直接比较。
不过,市场消息显示,2023/24与2024/25保单年度之间,互保保费增长超过3%。
在全球海上能源保险市场上,英国依然保持主导地位:伦敦公司占31.6%,劳合社占30%;巴西与墨西哥分列第三、第四,分别为8.1%和8%。自2020年以来,该板块赔付率显著下降。
IUMI指出,鉴于对海上船舶的高需求与高利用率,常年性损失出现“大幅上升”。持续的承保能力过剩正在造成市场走软,保费承受下行压力。
本文标题:全球海运保险保费创历史新高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haiyunbaoxian-7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