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专稿】2021年全球港口拥堵情况回顾与展望——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港口发展研究所 吴佳璋

发布时间:2022-04-12    514 次浏览

 

00-1010 2021年美国进口需求持续高企,苏伊士运河封锁和中国港口关闭叠加,导致港口拥堵持续并进一步恶化。根据克拉克森的港口拥堵指数,2020年底全球港口拥堵略有缓解,之后再次陷入困境。这次拥堵不同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造成的拥堵。2021年全球港口拥堵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港口能力不足,而“黑天鹅”事件的频繁发生在短时间内进一步加剧了拥堵的严重程度。

图1克拉克森全球港口拥堵指数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趋势

来源:克拉克森

注:图中虚线表示各月与各地区以2019年7月为基数计算出的基数之比的变化,对应右坐标轴。

(1)美国港口能力不足是本轮拥堵的主因

2021年美国疫情反复,个人现金补贴政策持续,疫情下服务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导致个人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主要通过从亚洲进口来满足,导致美国港口压力很大。与再次激增的进口需求相比,饱受诟病的美国港口服务仍然力不从心。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和长滩港口再次发生严重拥堵,导致全球航运供应链的无序,并于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初逐渐蔓延至美国东海岸的港口。根据德迅海事干扰指数(SDI),全球80%的港口拥堵发生在北美。

图2 2018年至今美国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个人消费支出及增长率

注:图表来自国源证券,单位为10亿美元。

(2)欧洲港口拥堵主要由船期延误导致

2021年,亚欧航线集装箱运量也激增,尤其是年底补货需求再次增加。亚欧航线全年航运量2464万标箱,同比增长3.2%,给欧洲港口带来巨大压力。欧洲港口的拥堵主要是因为3月份苏伊士运河被堵,5月份盐田港暂停运营等事件导致船舶晚点。然而,港口服务能力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欧洲港口供应链的脆弱性,其基础设施和管理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中国防控机制帮助港口走出拥堵困境

2021年中国港口仍将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深圳盐田港和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分别于5月和8月关闭港口,原因是其港口发现新冠肺炎阳性患者,导致港口外船舶积压,冲击全球供应链。但随着港口防疫机制的成熟,宁波舟山港盐田港和梅山港分别在15天和7天内恢复生产。目前,我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港口及其一线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已更新至第九版,我国口岸防控机制日趋成熟。因此,零星的感染事件不再可能影响港口的正常运作。截至2022年3月,我国港口基本恢复拥堵。

00-1010随着2022年初港口拥堵状况的持续,集装箱运价、船舶租用率、港口拥堵等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迹象。船公司新增运力要到2024年才能投入运营,全球运力紧张的供需关系在2022年难以改变。目前业内的共识是,紧张的供应链至少会持续到2022年全年。

从这份报告来看,此轮拥堵是港航供应链的薄弱环节造成的,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需求激增不匹配。供应链的关键拥堵环节主要在美国沿海港口。一旦美国港口的供需错配得到缓解,并且没有其他大的变化,就可以提高有效航运能力,大大改善港口拥堵状况。从美国的需求端来看,虽然2022年美国的金融支持政策有所减弱,但美国传统零售商和电子商务公司的再进货需求仍将持续,并可能从耐用品向非耐用品转变。总体来看,消费需求仍然较高,大宗商品进口需求旺盛将继续对港口造成压力。据预测,港口供应链的紊乱在2022年上半年将很难得到缓解,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和美国西海岸主要港口工会谈判形势的变化,美国港口的整体拥堵状况预计将持续到2023年。

一、2021年全球港口拥堵情况恶化

(1)美国港口仍将是全球物流供应链中的薄弱点

在2021年全球港口拥堵中,美国港口效率低下的问题已经充分暴露。正因如此,拜登政府《两党基建投资与就业法案》中有约170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港口和航道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升级基础设施。美国运输部还计划为港口相关项目提供约4.5亿美元,以缓解港口拥堵,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美国港口的吞吐能力。但由于码头工会的压力,法案明令禁止将资金用于码头自动化设施建设,码头效率短期内无法通过自动化技术大幅提升。此外,美国港口在拥堵时采取24/7全天候运营等一系列临时措施。拥堵状况改善后,在运营成本的压力下,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美国港口仍将是全球物流供应链中的薄弱环节。

(2)拥堵缓解后仍存在许多遗留问题

港口拥堵不仅影响船舶和货物的正常运行,拥堵过程中采取的一些临时措施也需要在拥堵结束后才能处理。第一,空箱处理问题。在港口拥堵贸易流量不平衡导致的“一箱难求”的困境下,2021年集装箱制造企业将制造大量新集装箱,以满足空箱需求。但是,随着这种集中的临时拥挤的结束,对空集装箱的需求必然会减少。预计2023年初左右,美国码头和集装箱堆场将出现空箱大规模堆积和拥堵,因此船公司和集装箱租赁公司有必要尽快规划应对策略。

(3)疫情下区域次枢纽港地位获得提升

在持续拥堵的过程中,主要枢纽港口因为压力最大,长期满负荷运行。为了减少拥堵造成的延误,船公司采取了跳港、换港的措施,使一些区域副枢纽港获得了更多的停靠机会。2021年吞吐量表现不俗,其中有一些提出了更宏大的发展规划,比如美国的萨凡纳港。然而,港口拥堵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港口供需失衡的情况下发生的。当疫情得到控制,拥堵得到缓解时,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也会决定港口物流吞吐量。大型枢纽港仍有很大优势,区域副枢纽港的运营商要考虑航线是否回流、港口建设规划是否多余等问题。

(4)拥堵将成为全球港口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避免港口拥堵和能力关闭,世界各地的港口都在寻求提高效率和缓解拥堵的措施,这将大大加快港口领域的技术应用和产业变革的进程,带动全球港口产业的转型升级。疫情下,劳动力短缺是导致港口拥堵的重要因素,人工成本在码头运营企业的财务成本结构中也占很大比重。疫情发生后,港口自动化码头改造热潮兴起,自动化码头订单增加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