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上海加速打造国际海事仲裁新高地,要做全球航运纠纷解决首选地

发布时间:2025-10-22    378 次浏览

 

上海加速打造国际海事仲裁新高地,要做全球航运纠纷解决首选地

打造国际海事仲裁新高地,已成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在10月21日举行的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司法与仲裁”分论坛上,上海市交通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蒋宏飞表示,一个健全、高效、可信赖的司法与仲裁体系,是国际航运中心软实力的核心体现,也是吸引全球航运要素集聚、保障航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石。
国家与上海正从顶层设计上力推海事仲裁制度规则的创新与突破。蒋宏飞介绍,今年2月1日,修订后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条例》正式施行,为航运中心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而“强化海事司法支持保障”和“推动海事仲裁服务创新”被列为2025年上海国际航运建设的中心任务。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曹洁表示,近年来,上海海事司法和仲裁的吸引力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商事、海事争议选择到上海诉讼或仲裁。根据今年4月世界银行公布的企业调查数据,在103个经济体中,中国的法院认可度和公正性感知度位列第2位和第3位。自2020年以来,上海法院共受理了各类仲裁司法审查案件2600余件,受理的申请仲裁保全案件6900余件,平均有效支持率达到96%以上。
9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后的《仲裁法》。13天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推进国际商事法庭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仲裁司法审查规则”“营造仲裁友好型司法环境”“支持临时仲裁”等一系列措施。
曹洁认为,当前加强海事(航运)法律问题和纠纷解决方案的研究,深化海事司法、海事仲裁协同发展适逢其时。上海将充分尊重市场主体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合意,加大对仲裁保全和仲裁调查的协助力度,支持上海仲裁机构走向国际,也鼓励境外仲裁机构来到上海。同时,上海还将进一步促推仲裁制度创新的实践落地,优化“上海法院国际商事一站式解纷平台”功能,支持互联网仲裁、线上仲裁的新发展,并加强与仲裁界、法律服务界等方面的协同互动。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卢正提出,上海作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本土仲裁机构、境外仲裁机构、业务机构和国际代表处的城市,率先构建了“全链条的临时仲裁制度规则体系”。自去年8月以来,已有多起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上海作出裁决。
当天的论坛上,《保险合同示范仲裁条款》及《企业出海案例集》作为行业最新成果对外发布。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