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价止跌回稳~集运市场供需失衡仍难以扭转
发布时间:2023-10-23 51 次浏览
根据上海航交所10月2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指数上周上涨26.11点至917.66点,周涨幅2.92%,主要是包含远东到波斯湾、澳新、南非及南美运价涨幅较大;四大远洋航线中欧洲线及美西线运价微幅上扬。
其中,远东到美西线每FEU运价上升11美元至1746元,周涨幅0.63%;远东到美东线每FEU运价下跌32美元至2198美元,周跌幅达1.43%。远东到欧洲线每TEU运价上涨19美元至581美元,周涨幅3.38%;远东到地中海线每TEU运价下跌3美元至1109美元,周跌幅0.27%。
与此同时,中东线波斯湾(迪拜)每TEU运价上涨121美元至962美元,周涨幅14.39%;南美线(桑托斯)每TEU运价上涨242美元至2164美元,周涨幅12.59%。
而在近洋线,运价则是涨跌不一。其中远东到日本关西每TEU运价较之前一周下跌1美元,为305美元;远东到日本关东每TEU运价较前一周持平,为319美元;远东到东南亚每TEU运价较前一周上涨5美元,为185美元;远东到韩国每TEU运价较前一周上涨2美元,为142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双节过后中国工厂刚复工,加上进入传统淡季,新船持续交付运营,这些因素都促使集运公司纷纷加大控舱力度以稳住运价,包括减速航行、减并班次等,但以SCFI指数连续两周上涨态势来看,集运市场的前景也更趋明朗。
为替明年欧洲线长约运价谈判做准备,赫伯罗特、法国达飞海运等巨头日前宣布11月起调高欧洲线运价,达飞每FEU运价涨至1800~1850美元,赫伯罗特每FEU运价涨至约1750美元,均较现货市场大涨500~1000美元。
不过,业界人士也指出,目前欧洲航线处于亏损状态,运价确实具备触底反弹的契机,但新船大量交付导致市场供过于求,运价能否持续上涨仍有待观察。
根据Alphaliner统计数据,截止10月9日集装箱船闲置运力共计315艘近120万TEU,占现有船队比例从两周前的3.4%一举上升到4.3%,因此运价调高至损益平衡点之上的机会不大,后续涨价持续型将取决于集运公司是否能维持积极减舱。
此外,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有望在2024年元旦生效,ETS主要是通过市场碳排放交易机制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2027年对海运航线的监管覆盖率将达到100%,随着国际环保法规趋于严格,将逐步提高集运公司的营运成本。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均已经顺应规定相继宣布开征ETS附加费,预计每TEU附加费为7~105欧元。
业界分析指出,集运公司初期可借由附加费方式将增加的成本转嫁至消费者,但是在产业结构不佳时,附加费难以全额转嫁,通过节能船或环保燃料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是集运公司的最终努力目标,减碳策略也是影响中长期集运公司运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仍面临运力供过于求的问题,四季度市场前景需保守看待,除非有重大事件发生,否则供需失衡难以扭转,可观察即将到来的中国双11、欧美感恩节、圣诞节等几个重要节日,或有机会在购物需求刺激下,带动运价同步止跌回稳。
本文标题:运价止跌回稳~集运市场供需失衡仍难以扭转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jiyun-52865.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奥克兰港:增强数字能力以提高运行效率
- 天津国际邮轮航线复航两周年 东疆边检累计查验邮轮超400艘次
- 随着旺季临近,加拿大邮政罢工对企业影响上升
- 机场雷达光缆被挖断事件不属于警方处理范围
- 达飞:调整从所有出发地到西非的港口拥挤附加费
- 中远海运,首艘改装完成!
- 福州港跃居2024全球港口绩效指数第二
- 运输需求表现疲软 欧美航线运价下跌—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报(2025.9.13-9.19)
- 宁波远洋投资成立一家新公司
- 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海铁江”联运无缝对接
- 2025散杂货船舶投资和经营论坛成功举办!
- 国产汽车“出海”添新通道 上海南港码头新开澳新直航班轮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