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拉群”搞物流基建 一体化服务全球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5-09-10 357 次浏览
江苏,经济体量大,多重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叠加。近年来,江苏凭借区位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作为、协同联动,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连接性、经济集聚度、政策协同效率显著提升,“同城化”“品质化”“便利化”成为2.37亿长三角人对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最直观的感受。
毗邻上海的昆山拥有2816家规上工业企业,也是全国开放型经济的典型代表,集聚了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万个外资项目,4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昆山投资设立项目超100个,制造业基础雄厚,电子信息产业发达。
然而,电子信息产业以航空运输为主要进出口方式,昆山没有机场,当地企业进出口货物大部分通过上海两大机场进出,“原来,我们的货物要运往国外,首先要将货物运送至昆山集货点,然后再逐一送到浦东机场周边不同的代理仓库,代理库根据航班情况,集中短驳至东航货站或者机场货站排队等待安检。”当地一企业关务经理告诉记者,代理库模式操作时间长、物流成本高、异常处理沟通困难,当地企业在整个航空物流中长期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
2023年3月,华东地区首家航空异地货站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正式成立,解决了这个难题。进口货物抵港后,直接在东航货站或机场货站内完成到货、放行、查验等操作,减少了二级库的环节,操作时间由原来的20个小时左右,缩短至11个小时左右。出口方面,企业在昆山货站内完成集货等操作环节,直送东航货站和机场货站进行安检和打板,时间由原来12小时左右,缩减至6小时左右。创新的直通模式,让物流时效大幅提升。
昆山陆飞通航空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宋科告诉记者,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打造了全新的航空物流新通道,使物流转运效率比旧模式提升50%左右,物流成本下降20%左右。2024年,昆山国际空港共计收发货物3.2万多件,累计进出口货值超161亿元人民币。
2025年8月21日,东方航空-昆山国际空港全国首家综合型航空前置货站正式启用。由此,长三角国际空港昆山物流中心成为“口岸型、直通型”“综合性前置货站”。
“空运出港货物在昆山即可完成安检、打板,通过专用的驳运卡车直达机场空侧,进一步提升物流时效、降低物流成本”。宋科介绍,下一步将充分利用KHL三字代码,结合前置安检,实现启运地为昆山的航空货运一单到底。同时打通进口中转联程通道,实现卡航联运一站直达昆山,物流成本再降10%左右,时效平均再提升15%左右。
从陆路口岸向航空口岸突破,昆山凭借区位优势,为长三角的企业搭建起无缝衔接全球100多家航空公司、直达世界1000多个目的地,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空物流网络、航空货运高速通道,助力长三角企业服务全球产业链。
打破行政壁垒,畅通对接渠道,立足区域比较优势,江苏持续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抓细抓实、久久为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本文标题:长三角“拉群”搞物流基建 一体化服务全球产业链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wuliujijian-7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