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本属于咱们的地,卖给“贵宾俱乐部”了
发布时间:2025-10-18 81 次浏览
新华社合肥8月25日电:一些巨大的公共财力投入,并未给民众带来公共服务明显改善的感受,反而令人怀疑这些地方拿公共财力投入换取小团体利益。比如全国人民瞩目的北京西客站,庞大的车站建筑物中,究竟有多少是广大旅客在使用的?
经常乘坐民航班机出行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各大机场候机大厅里,专门为一些大企业的“贵宾”服务的休息室越来越多,但使用者寥寥,服务人员大部分垂手而立赋闲一旁,而主流旅客只能干坐冷板凳,或在狭小的空间里活动。为极少数人预留广阔公共场地的现象,浪费了宝贵的公共资源,制造着局部社会的不和谐。
民航机场是公共服务场所,为何流行起了“贵宾俱乐部”?原因很简单,直接来看是一些大企业经济实力雄厚,有意借机场这种消费较高的场所显示财力、招揽生意;背后原因则是近年来各地机场建设投入较多,不少机场是负债运营,想借收取场地租金额外创收,而财大气粗的大企业能够承受高昂的租金。
眼下这些出租给大企业的场地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成了大企业的一块招牌,造成了新的闲置。而大量普通旅客得不到周到的服务,活动空间被一再挤压。机场和承租企业双方两厢情愿的好事,对社会、对公众而言则是一种资源浪费和社会不公平。
其实,公共设施使用中的这种不公平现象不唯机场才有。近年来扩建、新建的一些火车站也是如此,大量场地用于赚取租金,留给旅客的地方狭小拥挤,巨大的公共财力投入,并未给民众带来公共服务明显改善的感受,反而令人怀疑这些地方拿公共财力投入换取小团体利益,结果是怨声载道。比如全国人民瞩目的北京西客站,庞大的车站建筑物中,究竟有多少是广大旅客在使用的?旅客们二三十年前在北京站遭受的拥挤罪,不是又被管理者复制到了建筑规模庞大好多倍的西客站吗?
作为主要靠公共财力建设起来的公共服务场所,机场不能一味“向钱看”,而应当自觉地担负起维护社会和谐的义务。让“贵宾俱乐部”大量侵占公共服务场所的做法应当纠正。
本文标题:机场本属于咱们的地,卖给“贵宾俱乐部”了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jichang-79190.html
相关信息推荐 Related Suggestion
- 国泰货运:率先推出实时清关更新服务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
- 货运周刊更新: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级
- 青海加快建设统一开放交通运输市场工作举措出台
- 马士基通知:两艘美线船不再挂靠中国港口!
- 中国锂电池出口管制,美企面临能源重压
- 投资3亿欧元!DHL瞄准撒哈拉以南非洲市场
- 航运业:航运联盟承运人和MSC继续控制着82%以上的市场
- TrueNoord与巴航工业签署20架E195-E2飞机确认订单
- 天津港东疆港区晚稻开镰收割 盐碱滩上稻花香 绿色港口迎丰收
- “智慧物流” 纳斯达克上市,募资500万美金
- 首批来自秘鲁钱凯港的进博会展品抵达上海洋山深水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