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连云港海铁联运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0-06-15    526 次浏览

 

微信截图_20200615115926.png


6月8日,自贸试验区创新案例发布活动在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如期举行。活动以“促进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运输便利化”为主题,期间,两列满载着二手汽车、家居建材等货物的班列从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鸣笛发出,一列发往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一列发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钟成、连云港市市长方伟、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董事长丁锐等人共同推杆,“日本-中国(连云港)-蒙古”整列中铁箱铁海快线班列顺利首发,实现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与国际班列便利化需求的有效衔接。


两列齐发


仪式现场,两列火车的车头,披红挂彩,气氛可谓昂扬、热烈。


微信截图_20200615115953.png


据了解,“连云港-塔什干”点对点精品班列是连云港的品牌班列,最稳定的班列之一。塔什干系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因乌国毗邻中亚其他四国和阿富汗,地理区位独特,辐射优势明显。连云港充分发挥开行早、运量大的品牌效应,于2015年把“连云港-塔什干”班列升级为点对点直达班列,中途仅在哈国阿腾科里站换装。


2016年—2019年,“连云港-塔什干”班列累计完成45264车、运送集装箱超过9万标箱。2019年成功开发了乌兹别克斯坦通用汽车整车东行班列货源,形成了双向运输格局;后续又开发了棉纱、钾肥等大宗货源,提高了双向对流水平;争取哈铁快运给予结算平台,新增了冷链运输业务。


“连云港-塔什干”点对点精品班列的稳定运行,有利于维护国际国内供应链稳定。


“日本 -中国(连云港)-蒙古”整列中铁箱铁海快线班列是中铁集装箱为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铁路运输与海上运输无缝衔接的班列产品,已列入国铁集团《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规划》。在具体运作上,铁海快线由中铁集装箱组织、班轮公司等物流企业参与,为客户提供一次委托、一单到底、全程服务、绿色高效的多式联运班列服务产品。通过固定径路、固定班期、固定发到时间,实现铁路班列和海运班轮的高效无缝衔接,打通全程物流服务链条,具有精确货物发到时间、网络覆盖遍布全球、铁海信息高度共享、运输过程动态掌握、一站式无忧服务的特点。


在中铁集装箱、中铁上海局集团、连云港海事局、连云港海关等单位的支持下,国内沿海港口将铁路箱调运至日本集中,装载完二手汽车等货物后,从日本大阪港口发往连云港,上岸后经由铁路运输、过境二连浩特,最终运抵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日本-中国(连云港)-蒙古”班列的首发,标志着连云港继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喀什三个口岸之后新增一条跨境运输通道,有望成为海铁联运业务的新增长点。连云港的陆海联运通道建设也迈上新台阶。


模式创新 


此次活动中,连云港海事局、连云港海关、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紧扣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的政策框架,联合发布了“保税+出口”货物集装箱混拼新模式、过境集装箱“船车直取”“零等待”模式、哈萨克斯坦过境小麦监管模式等5个促进陆海联运通道运输便利化的创新案例。


“保税+出口”货物集装箱混拼新模式是指在海关创新监管模式下,保税转出口货物和国内一般贸易出口货物拼装在同一个集装箱内进行发运的模式。创新前,两种货物必须分别装箱,由于保税货物数量少,直接发运导致单箱装载率低,凑整发运导致等待时间长,对企业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带来较大影响。创新后,极大提高了货物单箱装载率,解决了凑整发运的漫长交货期和等待时间。截止2020年5月份,采用混拼模式运输的保税货物总计14票,至少为企业节约3万美元运输成本,为企业节省73%的运输成本。


“班列不仅实现了过境箱+出口箱的混编,更实现了保税货物+出口货物的混拼箱业务常态化开展。”连云港新丝路国际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国际营销部经理王贵佳认为,自贸试验区的创新赋能,让他们更具市场灵活性,年内目标是实现“天天班”运营,力争把“连云港—塔什干”点对点精品班列打造为“总量最大、占比最高、效率最优、对流平衡、特色鲜明”的国际班列标杆品牌。


国际班列(过境)集装箱“船车直取”“零等待”模式是指通过前置理货、海关、铁路等各环节手续,将国际班列(过境)集装箱直接卸船分流至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装火车发往境外的模式。创新前,过境集装箱在船舶靠港后要经过“船舶靠泊—卸船—落场—办理理货、海关、铁 路 等系列流 水申报手续—提箱—进场—等待—发运”等一系列手续,各流程之间前后串联,手续繁琐,消耗时间长。创新后,将铁路审批环节前置到过境集装箱抵港前,省去“落场—提箱—进场—等待”中间环节,直接将集装箱从船舶分流至中哈基地装火车发运,即“卸船—装车”。将原有作业模式下的8个流程环节压缩到4个;中转作业时间较以往节约75%;企业转运、仓储、装车、卸车等费用较以往节约60%。


“通过集中前置理货、海关、铁路各环节手续,加上海事部门为进出港船舶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快速、高效通关,过境效率提升了75%。”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斌告诉记者,首列中铁集铁海快线班列采用了“船车直取”“零等待”创新模式后,较原有运输模式可缩短用时2~4天。这一模式,也得到货主企业的广泛认可,2020年受疫情影响的前5个月,仍累计开行84列,同比增长60%,形成了每日0.6列的规模。


创新哈国过境小麦监管模式是由中哈国际物流公司在连云港海关指导下,采用原箱、原包装、原产地全程运输,创新“三不三专”监管原则,研制“集改散”“集改集”监管方案,实现粮食入境、运输、换装、出境过程全程监管新模式。该模式有效解决了国际班列货物西行少、返程空载比例大的问题;形成过境粮食防疫监管标准化新流程,提高放行效率50%以上;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已累计过境哈国小麦40余列,实现常态化运作;溢出效应持续放大,吸引中亚化肥、铁合金、泰国大米等货种通过连云港过境。其中,泰国大米过境出口塔什干的业务持续开展,实现了哈国小麦与泰国大米的东西双向对流、“重去重回”,打通新亚欧大陆桥粮食过境运输安全大通道。


针对自贸区政策框架下的业务创新,连云港市市长方伟表示:此次班列的开通,标志着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在新的起点上,做优做强中欧班列;积极推进自贸区制度创新;打造成本最低、时间最短、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口岸营商环境,形成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新成果。


成果斐然 


2017年6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将连云港、霍尔果斯串联起的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打造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的重要指示。


三年间,连云港以“通道+基地”建设为标杆示范集聚发展要素。中哈物流基地已成为连云港自贸区板块重要平台,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在连云港区实现联通,两翼港区口岸扩大开放通过国家验收。


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董事长丁锐表示,“我们已成功将多式联运场站管理系统复制到哈国霍尔果斯无水港生产管理系统,中、哈两个场站之间实现人员互派、信息互联、业务互动。我们在国际上首创轨道式龙门吊远程智能控制项目,既符合安全、高效、智能化的要求,又可实现人机分离和一对多操作,在铁路系统具有实践和推广价值。”


同时,连云港港提出以特色化为标杆示范打造精品国际班列。推出同一集装箱进行“海-铁-空”联运、“保税+出口”混拼、“内陆-中亚-东南亚-中亚”循环利用等模式。


据记者了解,当前连云港的班列满载率、重箱率基本达到100%,回程运量占比增至43.5%。通过强化与中远海运等国际班轮公司合作,推动航线开发向“一带一路”沿线港口覆盖,新开包括中东波斯湾、美西南、南非等3条远洋干线在内的航线27条,航线总数达到70条。联合24家企业成立内河港际合作联盟,内河航线基本实现苏鲁豫皖内河港口全覆盖。 


此外,连云港港提出以便利化为标杆示范统筹港航路园共建共用。利用自贸区政策和港口禀赋叠加优势,自贸区港口区块推出哈国小麦全流程监管、国际贸易一站式办理、联运监管一体化运作等制度创新成果,新增“蓝宝星球”散货交易、连合易商大宗商品电子仓单交易、进口氧化铝现货交收等特色服务功能,签署连徐淮“海陆空”交通体系建设、5G智慧港口、国际邮轮旅游等项目合作协议。自贸区案例创新、业态培育、港口金融、智慧港口建设方兴未艾。


“三年后的今天,连云港港的亚欧陆海联运、标杆示范项目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在此共同发布自贸区港口区块创新案例,不断打造港口开放合作新高地,营造港口自由贸易新环境,拓展港口高质发展新内涵。共同见证“日本-中国(连云港)-蒙古”整列中铁箱铁海快线班列首发,共同促成“连云港—塔什干”点对点精品班列稳定开行,打造“效率最优、对流平衡、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国际班列标杆品牌。 ”丁锐不掩兴奋地说。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