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船市场的调整预示行业步入稳定发展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5-08-07 285 次浏览
2025年上半年,汽车船运输市场迎来关键转折。在经历了数年的运价与船舶估值高位运行后,市场正逐步回归常态。尽管当前水平尚未完全回归历史均值,但“软着陆”的趋势已然明朗,这背后是需求降温、运力扩张与宏观经济逆风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进入2025年,标准船型的期租费率大幅下挫,其主因在于新船交付量激增,叠加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及亚洲出口疲软引发的市场情绪走低。大型汽车运输船(LCTCs)的集中交付,使全球运力骤增5%,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同期亚洲轻型车辆出口增长仅为4%,供需失衡凸显。受此影响,今年6月,一年期6500车位的船舶期租租金指数同比暴跌44%,标志着自疫情以来持续高企的运价环境就此终结。
尽管市场短期前景承压,但仍不乏亮点。例如,达飞轮船于1月以日租金3.8万美元的价格,租下“抚仙湖”轮(6300车位,2009年日本新来岛建造),租期3年;合德国际航运6月以日租金2.7万美元锁定Paganella轮(5000车位,2009中国扬帆集团舟山船厂建造)的3年租约。这些案例表明,手握优质船队的船东依然能斩获可观收益。此类个案为市场注入了稳定性,有效避免了断崖式下跌。在船舶买卖市场,流动性持续紧缩。2025年上半年仅录得9笔交易,其中3笔为购买选择权行权,交易量较2021及2022年同期锐减约50%。然而,塞斯潘以每艘1.053亿美元的价格,购入Caelum Ace轮(7000车位,2025年日本新来岛建造)与Angelite Ace轮(7000车位,2025年日本Tadotsu Imabari建造)的重磅交易,亦表明即便市场冷清,长线战略投资者仍在积极布局。
船舶资产价值方面,船龄10年的6500车位与4000车位船舶的估值,已分别降至8340万美元与6370万美元,年初至今均下挫约11%。资产估值虽持续走软,但未出现崩盘式下跌。
值得关注的是,新船订单周期已行至峰顶。2025年上半年,汽车船新订单记录为零,而此前3年(2022-2024年),市场平均每半年新增30艘。在经历了数年的高歌猛进后,船东因货运市场趋于平稳及贸易增长放缓转向运力收缩。在新船建造领域,中国手持订单量占据全球83%的份额,挪威、日本和意大利紧随其后。
展望后市,红海航线在2027年前全面恢复的可能性不大。航线的持续受阻,叠加当前船东审慎下单及船舶交易市场平淡,共同印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渐进式调整,以期迈向一个更为可持续的长期均衡格局。
Source : Veson Nautical
本文标题:汽车船市场的调整预示行业步入稳定发展新阶段
本文链接:https://www.gjkdwl.com/news/qichechuanshichang-76282.html